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_第133章 智造風暴:從代工到品牌的降維打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沈總,寶島某品牌發來抗議函。”助理將檔案放在桌上,“他們宣稱我們的產品參數‘不成能實現’。”沈知意輕笑一聲,調出對比測試視頻:畫麵中,星達主機在運轉3A遊戲時溫度穩定在45℃,而寶島品牌同價位機型僅半小時就因過熱降頻。“奉告他們,”她指著螢幕上跳動的幀率曲線,“真正的差異,不是參數,而是全部智造體係的碾壓。”

兩個月前,當朱雀手機在環球市場掀起高潮時,沈知意就已將目光投向更廣漠的消耗電子範疇。星達資訊電子公司的轉型之路敏捷展開:收買靠近停業的老牌電腦廠商,整合星火研討院的AI設想體係,結閤中科院研發新型散熱質料。“我們不做跟從者。”在全員動員會上,她的聲聲響徹全部廠房,“要做就做重新定義行業標準的人。”

喜好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請大師保藏: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但沈知意的野心遠不止於此。她親身帶隊拜訪軟件廠商,鞭策國產操縱體係與星火硬體的深度適配;在星鬥文媒的直播間,科技博主們用星達主機現場演示3D建模、視頻襯著,直觀揭示機能上風;乃至與高校合作開設“智造工程師”專項培養打算,為財產儲備人才。

當寶島廠商的考查團踏入星達園區時,麵前的場景完整顛覆了他們的認知。在傳統工廠還依靠野生質檢時,星達的車間已實現“黑燈出產”;當他們為庫存週轉率憂愁時,星火的區塊鏈供應鏈體係正讓零部件在環球237個堆棧間實現“零提早流轉”。“這真的是中國企業?”某高管難以置信地撫摩著緊密加工的機箱外殼,“這工藝,起碼搶先我們五年。”

2005年11月11日,都城的初雪尚未溶解,星火科技園區的星達資訊電子公司一號廠房外,巨型LED屏及時跳動著出產數據:“第378,652台星火戰神主機下線,良品率99.98%”。沈知意站在監控室,看著機器臂將定製化水冷散熱器精準嵌入機箱,奈米塗層設備在外殼大要印出流光溢彩的紋路——這台即將發往歐洲的主機,搭載著星火自研的7奈米晶片與國產操縱體係。

跟著星火主機的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