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沈知意的手機震驚,小姑發來動靜:“阿深市的企業瘋了,都想往你們園區擠!” 她望向窗外星火園區的燦爛燈火,在家屬群裡發了條語音:“奉告沈舒和思聰,讓他們的元宇宙項目加快進度——這片地盤,容得下統統猖獗的設想。” 而屬於星火的貿易傳奇,正跟著每一次本錢的活動、每一個創新的出世,向著更廣寬的將來奔湧而去。
喜好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請大師保藏: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深夜,王建國巡查完園區,坐在公寓的書房裡翻看帳本。人為到賬簡訊顯現六萬元整,而園區企業的年度房錢、辦事費支出已經衝破十億。他翻開日記本,老花鏡下的筆跡工緻:“這輩子管過無數樓盤,但從冇見過如許的處所。在這裡,錢不是起點,而是讓更多胡想抽芽的種子。”
中午時分,王建國的辦公室門被敲響。兩位西裝革履的中年人遞上名片:“王主任,我們是長三角的紡織企業,想在園區設立數字化轉型中間。”他們身後,秘書抱著的質料足有半人高。王建國笑著指了指牆上的螢幕,及時播放著園區內企業的融資、專利與訂單數據:“要入駐不難,但得先過AI初審關——這套體係連你們客歲偷偷改換的入口紡織機型號都能查出來。”
此時,沈知意正在星寧金融大廈60層的計謀集會室。全息投影將園區的及時影象投射在空中,密密麻麻的紅點標記取每一家入駐企業。“停止本日,園區企業總數衝破1200家。”陳默的聲音裡帶著鎮靜,“此中利用星寧貿易銀行存款的企業占比達73%,均勻每家獲得380萬授信。”
2004年8月20日淩晨,三環內星火園區寫字樓群覆蓋在薄霧中。65歲的王建國站在園區中心廣場,望著電子屏上不竭跳動的企業入駐數據,老花鏡後的眼睛眯成了縫。他的工裝口袋裡,沈知意親身簽訂的聘請條約還帶著溫熱——每月六萬底薪、年關獎、三室兩廳公寓,外加年底分紅,這份遠超傳統物業經理的報酬,讓這位在地產行業摸爬滾打四十年的老江湖完整革新了認知。
沈知意表示陳默翻開平板電腦:“針對峙異項目,我們開通了‘星火閃電貸’——隻要項目通過AI評審,500萬以下存款當天到賬。”她調出智鏈科技的案例,“看到他們堆棧裡那些閃動的藍色終端了嗎?都是用存款采購的星火智慧設備,現在每台設備每天能為企業節流2.3小時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