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包涵萬千的天下裡,完美與殘破老是如影而隨形相互依存著,每個生命的靈魂深處都充滿著哀痛與對於美的追乞降巴望。
陸幼青的書中曾有如許一段筆墨,“你走過一段田埂,會看到有一種叫做向日葵的植物,笑容為形,其色如金,且曉得尋覓陽光。”
曾經,很戀慕這類本性悲觀的植物,彷彿,向日葵生來便是為了追逐陽光而存在;從朝陽到遲暮、從著花到結籽,歡愉而滿足。
NO.2水仙
大千亂世,睡蓮卻能生於腐土而獨占一番潔淨傲骨,不趨附、不當協、不感染卻又能與萬物調和,是為極致般若。
當哀痛襲來,深植於心底那名為歡愉的種子理該當奮力突破束縛和停滯,鑽過烏雲的裂縫,汲取那一點、一點傾泄下來的亮光和暖和,做回歡愉的本身,不為彆人眼中的本身而活。
而那繚繞在鼻端的花香,芳香而淡適,絲絲纏纏,入了滿懷,澆熄了心底的暴躁,光陰小雅而歸寧。
誠如向日葵這般,偶然,表情似也在不竭地竄改、調劑著。
……
我想,每小我都該具有向日葵這般固執追逐陽光與歡愉的勇氣和對峙!
……
水仙,花如其名,猶似水中仙子,如隱在朝霧散後的豆蔻少女,神態嫋婷、俯仰間風韻搖擺。
(完)
世人嘗以竹喻君子,可竹的狷介風骨卻不似睡蓮的柔而能剛。
煩惱時心頭儘是陰雲,歡愉時又感到陽光暖和了周身。
最喜文靜時,捧一卷青緗,伴一盆水仙;品牘與落神香妃為伴,靜看顏如玉、千鐘粟,不覺間,浮光半日過。
那浮在碧色接天的蓮葉上的一輪輪或玉白、或淺粉、或淡黃的睡蓮,總能最等閒就觸到了我心底的一片柔嫩。
竹,貴在氣度雅韻,生而韌且矗立,而睡蓮則勝在極慧。
NO.3睡蓮
陽光是屬於白天的,因而夜晚的等候就成了一場冗長的修為。
那如玉般小巧幼白的花瓣兒,嫩黃的花蕊子,好像溫潤軟玉被翠色如翡的莖葉悄悄托住。
是蓮,同憐,卻非憐。
彷彿,這人間最殘暴的風和雨,都不能摧折了它半分傲骨。
夙來對花花草草格外癡迷,比來更是迷上了金盞銀台。
偶有清風徐來,睡蓮嬌軟的花瓣顫顫婆娑,可當雨水驟時,它卻又錚錚矗立於一片碧綠之間。
常常看到睡蓮,總不自發會想起這詩句來。
而我們這些行走於俗世中的塵凡過客,誠如一粒粒深深植於泥土中的葵花籽,生來就是自帶孤傲而又神馳熱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