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_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東亞戰爭 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總統,您這是何解?”

不過反過來考慮一下,如果想撈好處,就必須讓土耳其人站隊,而不是持續保持中立,畢竟戰役當中如果對中立國脫手的話,英國海內的言論壓力會很大。當然,英國絕對不能讓土耳其插手協約國,因為那樣的話土耳其就是英國的盟國了。如果是盟國,那丘吉爾還如何動手?以是隻能想體例把他逼到同盟國去。如許在對於同盟國的同時便能夠同時處理土耳其的題目――――――固然這麼做看上去彷彿是增加了敵手,但不要忘了土耳其的歐洲病夫的稱呼,隻要設想一下清末期間的中國究竟有多脆弱,便能夠設想丘吉爾和其他英國人對土耳其的優勝感。

而隻要能夠拿下達達尼爾海峽,那麼統統都將會變得好轉。

俄國陸軍為數之大,令人咋舌。

但是英國人明顯估計弊端了一件事,那就是土耳其人並冇有他們設想的那麼軟弱,他們,還是能夠給英國製造一些費事的。

“東亞病夫”一詞最早呈現為“東方病夫”,出自當時上海英國人辦的英文報紙《字林西報》的一篇文章,作者是英國人,於1896年10月17日登載。遵循梁啟超的翻譯是:“夫中國――東方病夫也,其麻痹不仁久矣。”

雖說對看錯了俄國壓路機這件事,英法非常懊悔萬分,但他們也清楚如果俄國人失利了,那麼同盟國便能夠把全數的兵力都集合在西線疆場。在西線疆場英法和德國人本來就打的非常焦灼,難分高低,這個時候一點點的稻草都有能夠竄改疆場上的均衡。萬一德國人清算掉了俄國,把那上百萬的兵力從東線調回西線來,那英法可就完整不利了。

――――――――――――――――――――

用心的?這是甚麼意義?

――――――――――――――――――――

不過也正因為如許,或許才更能證明英國人的確是早就想把土耳其人拖下水,當初的扣押戰列艦的政策也不是擔憂土耳其人會投向同盟國,到時候在清算這些戰列艦會更費事。而隻是想要把土耳其人拖下水以後將土耳其支解,並且分派好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