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_第四百六十三章 天平上的一丁點重量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因為是守方,以是蔡鍔和蔣百裡明顯不成能把全數的兵力都集合到小巧鎮來,如許萬一日本人從其他方向登岸,那麼成果將會不堪假想。

而這條動靜再傳回倫敦和巴黎以後,也引發兩個國度的發急。

簡而言之。他們就是想藉此機遇拖中國下水,就好象當初拖土耳其一樣——————奧斯曼土耳其之以是會參戰,除了對德國比較靠近外,尤其首要的一點就是因為英國扣押了他們從英國采辦的戰列艦,終究導致了奧斯曼帝國天下的氣憤。這和這時英法默許日本打擊山東,導致中國舉國不滿有著類似的處所。

中國艦隊的練習程度固然很差,但是憑著三艘恐懼艦在作戰才氣上的上風,如果真的和協約國的艦隻交兵。無異因而虎入羊群。

為了製止與印度的聯絡間斷,英國也必定要抽調一些恐懼艦回亞洲去,那樣本來在海上的權勢對比就會產生竄改,德國的壓力也會大大減小…

那題目就費事了…

出於對中國能夠會插手同盟國的擔憂(他們感覺這類能夠性不小。畢竟當年中國但是乾出過向全天下宣戰這類‘豪舉’),以是倫敦及巴黎方麵都要求朱爾典與雷?科帕對中國當局停止一些安撫,需求的話…

————————————————————

對於德國描畫的將來,實在就連嚴紹也有些心動。

“目前帝國在朝鮮和東北的兵力必定是不能動的,而這兩個處所已經占有了起碼兩個師團的兵力,以是如果想對山東停止聲援,就必須從海內動手…”

如果中國參戰,或許真的能闡揚出德國人所描畫的感化,嚴紹乃至自傲能夠闡揚的更好。水兵也就算了,但是對陸軍的作戰才氣他還是很有自傲的。何況在亞洲除了日軍外,彷彿也冇甚麼國度的軍隊能被嚴紹放在眼裡,那些殖民地軍隊?在中國也就是民兵的級彆。

如果中國真的能攻入印度,說不定乃至能竄改全部歐洲疆場的局勢,畢竟印度對於英國來講實在是太首要的。

題目在於德國事否能獲得終究勝利?德國人很能打。這點嚴紹也很清楚,但是他身邊的卻都是些豬隊友,由此可見德國人真的是一點也不曉得挑選隊友。

還是洗洗睡吧…

而如果他真的這麼做了,那麼協約國與德國公海艦隊之間的兵力對比,恐怕也就冇那麼差異了——————實在英國對德國的上風本來也不是特彆誇大,就像英國人本身說的。隻要幾顆水雷,亦或者是一些機器毛病。就能等閒的把這點上風給就義掉,不然他們也不會扣押土耳其人的‘七炮塔聖物’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