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_第四百九十二章 十八部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就像前麵說的,這時的中國實在已經具有出產冶煉設備的才氣,但畢竟才方纔開端把握,並且出產才氣也很弱。眼下海內最後‘七五工程’的時候,那些訂下來的冶煉設備根基已經到貨,這個能夠不消擔憂,但是接下來呢?

宋教仁…

可現在歐洲那邊正打的熱烈,想從歐洲入口冶煉設備已經是不成能的。目前獨一能夠入口的國度,也就隻要一個美國,但很較著,在ri本已經被打殘了以後,中美之間的乾係已經變得有些未免,而交際部從美國那邊獲得的動靜也不是很好,如果美國下達這麼一個禁令的話…

剛開端的大生紗廠是贏利了,但是稍後冒進的多元化卻使得大生揹負上了沉重的承擔,能夠說這些多元化出來的項目,幾近冇有一個是賺了錢的。彆的也不知是如何想的,張謇向來都冇有把折舊算入過本錢內裡,公積金更是少的不幸,一廠和二廠加在一塊也隻要一百二十萬兩,並且每次都是贏利全分,留下的很少。

就比如說俄國,這個東線疆場上的‘歐洲蒸汽壓路機’,1913年的粗鋼產量為479萬噸,而按照特事局的瞻望,受戰役影響,本年俄國的粗鋼產量能保持在470萬噸已經算是很不錯了――――――要曉得在疇昔俄國的粗鋼產量可一向都處於增加狀況,從1900年開端到1913年的13年裡,一共增加了258.1萬噸…

而這時的國社zhengfu,算上一個特事局的話,足足有十九個部分,不過特事局不在內閣內裡,以是隻要十八個部分。

和北洋期間比擬,國社zhengfu主如果多了國防部、科學技術研討部、彆的工商部變成了商務部和產業部,農林部變成了農業部。

在嚴紹的眼裡,宋教仁就是這隻啄木鳥。

除了青溪鐵廠以外,在其他一些地區也有官方本錢籌算投資鐵廠。

題目是嚴紹手裡底子就冇有合適的人選,再加上張謇這時的買賣正處於蒸蒸ri上的狀況,還不像22年時那樣墮入低穀,官方名譽很高,以是嚴紹也隻能選他做這個商務部長。

從1913年的778.7萬噸,到1914年的796.1萬噸再到1915年的868.7萬噸和1916年的913.6萬噸…

而都會扶植部,目前海內大部分稍具範圍的都會,都在停止一些擴建工程,起碼的也是將城鎮內部的骨乾道創新一下,最多的,不但是門路,水電、住房乃至地下水道等等幾近都算在內,這正需求有一個專業些的部分來賣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