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講的話,實在最該感激這件事的就是嚴紹。
眼下南北和談,南邊和北方之間也算是還比較和藹。不過和藹並不代表就真的冇有戰事了,畢竟現在清室還冇有退位,所乃起碼在其他幾個方向小範圍的交火還是時有產生。
而袁世凱的北洋明顯是中國最大的一個軍閥,從某種意義上講他纔是嚴紹真正的敵手。畢竟聯盟會固然權勢龐大,但是龍蛇稠濁,根基上就是一群烏合之眾,毫無連合可言,與之比擬北洋就顯得連合很多,獨一的不敷之處就是受前清影響太大,顯得有些老氣沉沉…
另一方麵,在安排完了兵力配置後,嚴紹也感覺有些捉襟見肘。
彷彿是看出了李燮和心底的顧忌,彭山微微一笑。
如果這個時候李燮和把動靜流暴露去,很難說聯盟會會不會把氣出在嚴紹的頭上。
都督府內的集會室裡,付修明一臉正色的問道。
聯盟會之以是能夠成為僅次於北洋的第二大權勢憑的是甚麼?一是多年來堆集下來的名譽,二就是其所具有的龐大氣力。
為此起碼在短時候內,聯盟會的事情都是消弭這件事帶來的影響,乃至就連眼下的北伐也有些顧不上了。
對此付修明他們也是心知肚明,隻是冇有說破…
固然在上海的事情中嚴紹幫了李燮和很多,但是二者間的乾係畢竟還冇有那麼密切,誰也不清楚李燮和會不會把事情流露給聯盟會。
再加上安徽畢竟處於長江內部,對外的聯絡很多處所都需求上海,他和李燮和之間在將來也有很多合作的空間。
聽到又有客人上門了,李燮和也有些無法。“這客人還真多…”說著李燮和將茶杯重新放了歸去。“快去請人出去吧…”
影響自不必說,行刺光複會魁首,這類事情對聯盟會名譽的打擊絕對是龐大的。而上海固然從輿圖上看僅僅隻是一個小點,但意義之重卻毫不亞於平常省分,陳其美的離職對嚴紹來講天然是件功德,可如果最後滬軍都督的位置還是落在了聯盟會的手裡,那嚴紹的這件事就隻能算是勝利了一半,或者更糟,最後落在袁世凱的手裡。
就在彭山在那邊淺笑的時候,李燮和也在揣摩著麵前這個年青人究竟歸屬於哪個權勢。
北洋的話,如果真的是北洋,完整能夠光亮正大的找上門來,冇需求這麼藏頭露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