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兩位主審隻好將汪伯彥攙扶進大堂,在公堂一側設坐,請汪伯彥陪審。汪伯彥的家人也是霹雷隆一擁而入,跪在堂前聽審,並齊聲高呼,“請大人主持公道,為我家公子報仇雪恥、”
皇上迫於宗澤等武將的壓力,不敢承諾汪伯彥的要求,任憑汪伯彥如何哭訴,長跪不起,皇上始終不肯鬆口。最後汪伯彥向皇上要求,但願在三法司會審的時候,能夠旁聽陪審,皇上感覺再不承諾汪伯彥,驚駭傷了汪伯彥老臣子的心,因而便點頭承諾。
宗澤和兩位副主審從速上前製止,派人帶走三位老者,然後商討半晌。宗澤對汪大人說道,“大人,您看這類環境,再升堂審判,已不成能,萬一激起民變,大師都冇法向皇上交代,不如本日停息,容我們向皇上奏明,擇日再開庭鞠問吧。”
汪伯彥聽了,頓時又氣又惱,無法隻好氣沖沖拜彆。
汪伯彥老淚縱橫,哭著說道,“三位大人,我兒子貴堂,已經被楊再興殘暴殛斃久矣,到現在殺人犯楊再興還能受誅伏法,我兒子地府之下,不能瞑目,本日老臣奉皇上旨意前來聽審,還請三位大報酬我做主啊。”
稍頃以後,差官就領著三位白髮蒼蒼的百姓,來到了刑部大堂之上,跪在地上,等待宗澤等人的問話。
宗澤看了這汪伯彥如此的作為,不由氣的呼呼直喘,不曉得如何升堂開庭審理此案。
那老者昂首看著汪伯彥說道,“本來你就是汪大人?老夫隻是一介布衣百姓,如果我有不實之言,內裡數千百姓,你們能夠一一扣問,老夫如有半句不實之言,任由大人措置,汪大人若問我受還人教唆,那教唆我的人,就是建康統統的百姓,是他們推舉我來,為他們說出內心的話,是他們要求換我們楊老將軍,開釋楊再興公子。”
宗澤問部下人道,”讓他們選出三位代表,上堂來見。“差官立即領命而去。
老者話未說完,汪伯彥就豁然站起,手指老者喝道,“混賬東西,你們是甚麼人?受了誰的教唆?來此公堂之上,歪曲我的兒子,為殺人犯擺脫罪惡,快從實招來,不然,你們休想活著分開刑部大堂。”
一名白髮蒼蒼的百姓,穿戴得體,像是一名私塾先生,拱手見禮說道,”回稟大人,楊邦義老將軍初時來到我建康,在周邊幾個縣,做過幾任縣令,後官至知府,為官期間,廉潔營私,勤政為民,可謂愛民如子,造福一方百姓。在任期間,再無盜匪橫行,再無逼迫良善之人,百姓逐步豐衣足食,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可謂承平亂世。最後平亂有功,升任大將軍之職。那是皇上慧眼識才,終成國度棟梁。誰知現在竟然將楊老將軍關押,我們百姓今後還能希冀何報酬我們做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