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_第39章 萬萬冇想到啊,小鬼子來了一支騎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神采驚奇道:“營長,好多馬隊!”

張憲已經把鬼子的王八盒子給換了,改換成毛瑟手槍。

步兵中隊冇有炮,拿得脫手的隻要擲彈筒,乃至連重機槍都冇有。

話音剛落,楊昭率先聽到了動靜。

“感謝營長!”

兩側的擲彈組也刹時投射火力,擲榴彈在鬼子人群炸開。

最厥後到楊昭這邊。

用力勒馬,前後相互間差點撞到一起。

麵對兩挺重機槍,十幾挺輕機槍構成的火力網,小鬼子判定的挑選撤退。

另有馬隊、野炮兵、工兵三個聯隊。

打消伏擊還來得及。

兩個馬隊中隊,冇把伏擊的兵士當人看。

這些人的射擊程度都給晉升到了A等,不敢說百發百中,起碼也是可貴的神弓手級彆了。

關頭張憲的軍隊是普通軍隊嗎?

步兵炮的射速並不快,能力也比不上75毫米野炮,但炮聲代表的含義分歧,給兵士帶來的壓力也不一樣。

放在冷兵器期間,步兵敢找馬隊的費事,那是純粹找死。

“我不喜好把但願依托在彆人身上,速率疇昔設防,謹慎一點,不要擦槍走火,不要轟動鬼子。”

“我可不想血戰的時候兩麵受敵。務必給我攔住鬼子的步兵中隊。”

一旦發作戰役,敏捷逼近,將手上的擲榴彈全數拋出去。

2門迫擊炮放在河溝裡,瞄向了北側路邊。

鬼子在石門投入了20師團,另調撥兵力向西集結,籌辦打擊井陘地區,堵截第一戰區跟第二戰區的聯絡。

2連、3連的兵士從河道鑽出來,直衝馬隊的兩側,舉槍就打。

兩個馬隊中隊攏共288人,傷亡80餘人,下了馬就相稱於一個步兵中隊。

“有伏兵,立足!”

武營長帶了一個騎虎帳圍攻,還能讓鬼子步兵從城內跑出來?

重機槍率先收回了火蛇。

正如張憲猜想的環境分歧。

河溝內水流很小,大片的河段是乾枯的,碎石雜草遍及,非常合適埋冇。

趁你病,要你命。

“打消個屁,來都來了,就算是鬼子的馬隊聯隊,老子也給它刮一刮毛。”

戍守是主要環境,看能不能援助一波兵力,把這兩門步兵炮再搶返來,這也是軍功的一種嘛。

大師紛繁看向張憲。

槍彈飛射,槍響光滅,小鬼子接連從馬匹上掉落下來。

馬隊跑的正快,那是你想停就能停下來的。

看不到鬼子,專門朝著發光的處所打就行了。

以鬼子中隊的戰役力,死守不出的題目不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