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_第225章 大阪聯隊:打不了,打不了,快讓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喊殺聲震天,譚文江跟韓德榮兩位師長帶隊,跟著孫大英一起往鬼子方向衝鋒。

判定的向擺佈兩側退避,避開了34師的鋒芒。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34師的兵力在坦克的保護下,衝殺上來,切近作戰。

電報方纔收回去,就聽到了奔馳的BT坦克,呈碾壓之勢,朝著他的麵門衝了過來。

坦克從火海上衝鋒而過,直接殺向聯隊的批示部。

鬼子還來不及考慮,火炮就落在了衝鋒軍隊的前線。

其第53聯隊是從大阪征兵,該師團高低的幾個聯隊兵源還不一樣,像50聯隊來自善通寺,55聯隊來自廣島,56聯隊來自熊本。

三八大蓋的有效間隔普通在300米至400米,這也是鬼子步兵一起睥靡的啟事地點。

明天這是咋回事,潰兵俄然往回建議了反衝鋒。

衝的過程中,法度一點點的慢下來,而全部軍隊卻已經湧了上去,跟鬼子切近廝殺。

衝鋒火力凶悍,將追擊的鬼子迎頭痛擊,直接殺翻在地。

軍隊裡設備了多支偷襲步槍,在此次戍守戰上收成頗豐,有效射擊間隔600米,能夠狠狠的壓抑鬼子的步兵。

這類範圍跟烈度的戰役,34師是完整應刃不足的,以極小的傷亡遲延鬼子守勢。

張憲給他們配了200支衝鋒槍,這時候闡揚了龐大的感化。

“打也打了,拖也拖了,對敵軍已有包抄之姿勢,今晚我就要重創鬼子14師團。”

烽火刹時涉及大片戰線。

不然背後不寧,底子冇體例對抗張憲的主力軍隊。

顧不上吃晚餐,小鬼子紛繁揮動工兵鏟,在駐防地前邊開端挖溝。

“奉告李團長,我給他彌補兩門迫擊炮,30挺輕機槍,50支衝鋒槍。共同我34師反攻。”

一群大阪出身的軍官看環境不妙,看著大量的戰車來襲、炮火洗地,這如何打?

孫軍長見鬼子呈現了半晌慌亂,立馬讓譚文江把手上的馬隊都拉出來,從側邊繞疇昔突擊鬼子的批示部。

目標很簡樸,為衝鋒的軍隊掃平停滯。

受孫大英的一通言語守勢,新五軍的潰敗之勢得以停歇,兵士重新整備,調轉槍口對著鬼子反攻。

彆看一群人握槍的姿式都不對,但就是能打中。賊眉鼠眼的眯著眼睛,隨便一瞄就是爆頭。

以張大彪手上的火力,切近的上風更大,衝鋒槍、無後坐力炮、迫擊炮輪番反擊。

兩翼的馬隊旅、91師紛繁壓進。

當時還想著清算了張憲,再去插手徐城大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