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_第177章 張憲啊,你快從太源反攻吧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第一次擊斃鬼子數百人,奮發130師高低。

持續三日,晉東南的兵力持續反攻,持續打擊。

任何一支軍隊,麵對傷亡都是冇體例沉著對待的。

鬼子精銳也冇體例淡然的麵對傷亡。

彆的也讓人明白一件事情,不是太源城防司令部那邊的兵精銳才獲得了對敵勝利,也不是老摳的軍器庫設備好,八成是張憲這小我的原因。

想打擊就打擊,想撤退就回山區。

真正殲敵隻要一百多人,

最好的環境是1:1,最壞的環境是被毀滅。

後勤運輸線接連被伏擊,喪失了大量的輜重物質。

槍械之類的更彆提,都有出廠的一些編號,也能考證軍功。

各路的遊擊隊,既有八路職員,也有中心軍的幾股兵力,輪番上陣。

反觀張憲帶領的53軍,這是正兒八經的國軍序列,在統帥部帶領之下,不算根正苗紅,也得算師出馳名。

晉東南的首要兵力則北出高平,彆離向宗子、潞安方向壓進,逼迫鬼子108師團的兵力持續收縮,威脅其師團批示部地點。

張憲轉移目光,抬開端看向通訊職員,扣問道:

跑不動的時候,就成了他們的墳頭頭。

預備的兵力要用在首要的戰事上,能夠決定國克服負的大戰上。

張憲的目標性很高,主動提出設備援助的目標就是拉攏47軍。

張憲的批示部內,氛圍相對活潑。

以3個團的兵力放在山區內,確保太源的兵力與晉東南的兵力連成線。

從這個據點援助另一個據點。

這一次幾近全殲鬼子步兵聯隊,奮發的可不但是130師,奮發的不但要晉東南,是充足讓各戰區一塊觀賞觀賞的。

109師團是分出了5路兵力,108師團分出了4路兵力,全部打擊打算看起來完整且周到。

晉東南隻要一些雜兵散勇,到了他手上,持續兩次對敵占了便宜。

116師宋有力的一個團,順勢壓入太嶽山區,沿太嶽山區北部路段停止駐防。

窺伺職員彙報的諜報,也由參謀職員調劑到作戰輿圖上,並製作了簡樸的沙盤圖,來標記鬼子主力的方向。

疆場的另一端,也能夠說晉戰區的西部疆場,仍然是不竭的敗退,喪失縣城十幾個。

在援助過程中,也要考慮遭受伏擊的能夠。

抽出一個野炮團進入壽陽,參與對縣城的攻防作戰。

直接導致作戰兵力驟減,真正能拉出來野戰的人手銳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