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人士紛繁行動起來,搶先恐後地跑到工商局去註冊公司,但願能夠抓住此次政策紅利,分享到蘇氏個人帶來的經濟繁華。
...........
“這將是平陽城經濟騰飛的第1步,將來還要停止更優惠的稅收政策,吸引更多的投資者。”蘇長青持續說道。
蘇氏個人足足4000萬大洋的投資,這個數字在天下範圍內也是極其驚人的。
“蘇氏個人聯袂三大師族,4000萬大洋打造產業帝國!”
十一月一號的淩晨。
總部大樓建成後將會成為平陽城最高的地標性修建物,能夠同時包容上千人在內裡事情。
之前當局的政策常常的朝令三改,令很多人都不敢等閒的信賴,驚駭這隻是一個幌子。
“劉老爺子,接下來資金到位後,鋼鐵廠、水泥廠等工廠也要完工停止扶植了,時候就是款項,早投產就早贏利。
“各位,明天是一個值得記唸的日子,蘇氏個人總部大樓的完工扶植,標記取我們平陽城經濟的新起點。這不但是一棟大樓的扶植,更是我們共同繁華的開端。”
“我籌辦要籌建一個個人公司,名字叫做蘇氏個人,我已經與平陽城三大師族簽訂了投資和談,我們將會共同投資4000萬大洋,建立鋼鐵廠,麪粉廠,紡織廠,水泥廠等工廠。”
蘇長青從市當局回到辦公室後,叫來了蘇小寶:“小寶,現在蘇氏個人已經建立,你去給我找一塊好地,我要扶植個人總部大樓。”
陳衛國站得筆挺:“是,大帥。當局必然會果斷貫徹落實新稅收政策。”
蘇長青站在臨時搭建的講台上,聲音宏亮,頒發了鼓勵民氣的發言。
全部平陽城一年的財務支出也不過戔戔幾十萬大洋罷了,4000萬大洋的投資已經能夠抵得上平陽城財務幾十年的支出了。
次日淩晨,
他冇想到蘇長青除了帶兵兵戈有一手以外,就連經濟扶植也非常的短長,的確就是文武雙全。
蘇氏個人總部大樓的完工典禮,成為了全城存眷的核心。
街頭巷尾,茶社酒坊,人們都在熱議著這個話題。
一時候,全部平陽城的各界人士都被這一則報導給震驚到了。
陽光透過市當局辦公樓的窗戶,灑在了陳衛國辦公室的桌麵上。
“挖槽,這投資也太驚人了吧。”
陳衛國的聲音中帶著難以粉飾的震驚,這但是4000萬大洋啊,不是4000大洋。
“是啊,這但是一次可貴的機遇。如果我們能在平陽城建立工廠,那麼稅收上的優惠就能讓我們節流一大筆本錢。”另一名年青販子彌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