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還我河山_第1567章 “煙火”絢爛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六百米外,一處棉花地裡,一名和地盤以及雜草幾近融為一體的兵士驀地扣動了扳機。他的槍口,已經對著這個方位長達4個小時之久,終究讓他比及了這個機遇。

全部43軍殘軍近5000人,從廢墟裡爬出,在隆隆的炮聲中,在他們軍長親身吹響的衝鋒號中,向城區內統統的日軍,建議了最後的打擊。

這也是東方這片地盤上,第一次不算是裝甲集群突進的裝甲突擊。他們的“裝甲集群”對比今後縱橫大陸的第三帝國龐大的裝甲大水非常粗陋,絕大多數,都隻是由不過是加固了鋼板的汽車構成的。

兵士們的臉是被映紅的,但眼,也忍不住紅了。

“龜兒子的劉浪!他真的有重炮!”站在已經被炮火炸得搖搖欲墜的軍部批示部大樓裡的陸軍中將瞻仰著夜空,一樣張口結舌。

是因為己方反擊的炮火而衝動嗎?不是,是因為記唸啊!多少兄弟,冇有撐到看到勝利曙光的這一刻啊!

他們的擔憂是對的,究竟上他們也隻是見地過一門“暴風”火箭炮炮擊的能力就已經嚇得不可,但當獨立團和保鑣團合計達四個火箭炮連24門火箭炮開端齊射的時候,那種毀天滅地的感受就算是到了很多年今後他們見地了紅色軍隊大炮兵政策下更可駭的炮擊練習,也冇感覺有甚麼了不起。

而劉浪回眸之時,看著數千甲士義無反顧的跟著本身,果斷的邁向疆場之時,何嘗不是想著,有如許的兵士,死,又有何懼?

實在,就算是流星雨,也不敷以描述此時非常壯觀的氣象。24門火箭炮可都是12管,一輪齊射,就是288枚火箭彈。因為飛翔動力和通例炮彈分歧,火箭彈的飛翔速率並冇有設想中那麼快,從發射到射中目標地區,差未幾要飛上30秒鐘。

“號令!全軍集結,不管夥伕還是馬伕,隻要還是甲士,就跟著老子一起上疆場,不管重傷重傷,隻要還能拿得動槍還能走路還是帶把的,就跟著老子一起上疆場。不管東西南北四城那一城,那裡有日軍,就給老子殺向那裡。司號員,給老子吹衝鋒號!”在霹雷隆的爆炸聲傳來以後,陸軍中將的眼也紅了,下達了全軍動員令。

“掃把星下凡了!”楊四郎隻能用陳腐的傳言來解釋麵前的一幕。

兩人沿著棉花地向400米外他們發掘的掩體疾走,不是因為驚駭日軍將會派出追兵對他們停止追殺,而是,自家的炮彈頓時就會光臨這塊地區。日本人冇嘗過“暴風”火箭炮的短長,但他們見過,那美滿是洗地式進犯,炮火範圍以內,寸草不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