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飛大吃一驚,本來是頂頭下屬來了,因而敬個禮道:“陳長官,羅長官好!11師預備團團長白飛率部前來上海蔘戰抗日。”
白飛自報家門後,那軍官道:“稍等,我出來通報長官。”
羅卓英道:“那我們就拭目以待,看他在上海能締造出甚麼古蹟。”
陳誠說著,讚美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隨後向後招了招手,一個侍從官雙手捧著一套禮服上麵另有一封信。陳誠接過來遞給白飛道:“這是你的少校禮服和嘉獎令,聽聞你要來上海蔘戰,以是一併帶來了。彆的另有2000銀元,要稍待上海戰事結束今後才氣發於你。”
聽完論述,白飛內心也有些沉重,一時無話,低頭深思,不曉得在想甚麼。
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號令鬆井石根大將為上海調派軍司令官,帶領救兵打擊上海。
陳誠隻好作罷,同羅卓英商討幾句。羅卓英道:“十一師六十六團胡璉部駐守於羅店周家宅四方村一帶,目前喪失較重,戰線戍守虧弱,你們就先去幫手他們戍守那邊吧...”
16日,日軍水兵陸戰隊救兵6000人趕至,從中國軍隊側火線登岸勝利,兩邊苦戰,日軍因有戰艦在江麵供應長途火炮支撐,中國軍隊圍殲計齊截再受阻。
開戰之初,中國軍隊出戰軍隊除87師、88師兩個精銳師以外,另有2個設備德國火炮的重炮團,即炮兵第10團(150毫米榴彈炮)和炮兵第14團(150毫米榴彈炮),加上坦克、空軍助戰,按理應具有賽過性上風。而那光陰軍在上海的軍隊僅水兵陸戰隊3000多人,告急從日本商團中動員退役甲士,合計也不過五六千人,重兵器也不敷,但日軍依托堅毅工事固執抵當,導致中國軍隊一向冇法完成嚴峻衝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