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烽火之護國係統_第二十八章 轉戰上海(五)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號令鬆井石根大將為上海調派軍司令官,帶領救兵打擊上海。

白飛等人下車後,看到前麵不遠處一個不起眼的院落,四周鑒戒森嚴,明哨暗哨不曉得安插了多少。

白飛點頭道:“不必休整。”

白飛底子就不看重這些東西,但礙於陳誠當真的態度,也不好顯得過於隨便,隻好接過來道:“多謝陳長官掛念。我們倉促由北而來,就是想早一日同日寇搏殺,打擊侵犯者的放肆氣勢。還請陳長官和羅長官立即安排我部前去火線疆場。”

那運輸處孫處長說道:“上海開戰至今,日軍傷亡據聞不過一萬多,中國軍隊傷亡卻已經達到十多萬。每天都有大量的傷員要運往火線,這仗打的,美滿是用性命在填啊。唉!”

23日,日軍救兵大部趕至,並於小川沙、獅子林、炮台港等地強行登岸,後向寶山、羅店、瀏河一線進犯進步;同時又於吳淞多次試行登岸,至9月6日,吳淞淪陷。這期間中國軍隊在以上要地投入重兵,多次阻敵勝利,但因冇有製空權和製海權,陣地又處在日軍炮艦射程以內,中國軍隊死傷無數。傳聞當時六十一師有一個團戍守吳淞,還冇看到日軍登岸軍隊登陸,就已經被炸的全軍淹冇了。

開戰之初,中國軍隊出戰軍隊除87師、88師兩個精銳師以外,另有2個設備德國火炮的重炮團,即炮兵第10團(150毫米榴彈炮)和炮兵第14團(150毫米榴彈炮),加上坦克、空軍助戰,按理應具有賽過性上風。而那光陰軍在上海的軍隊僅水兵陸戰隊3000多人,告急從日本商團中動員退役甲士,合計也不過五六千人,重兵器也不敷,但日軍依托堅毅工事固執抵當,導致中國軍隊一向冇法完成嚴峻衝破。

白飛大吃一驚,本來是頂頭下屬來了,因而敬個禮道:“陳長官,羅長官好!11師預備團團長白飛率部前來上海蔘戰抗日。”

16日,日軍水兵陸戰隊救兵6000人趕至,從中國軍隊側火線登岸勝利,兩邊苦戰,日軍因有戰艦在江麵供應長途火炮支撐,中國軍隊圍殲計齊截再受阻。

陳誠細心地打量著白飛,淺笑道:“好啊,你們在太行山裡但是打的很標緻,聽聞毀滅了好幾千日軍,打出了中國人的威風,鼓勵了中國人抗戰的熱忱,好,很好!”

此光陰軍已經把握了疆場主動權,日軍一方麵沿兵工路、淞滬公路和月浦、羅店之線向中國軍隊策動強大守勢;一方麵持續增兵。鑒於此,中國軍隊除了一樣增兵彌補以外,還於9月21日做了擺設調劑,以應對作戰需求:此中第15、第19個人軍編為右翼兵團,陳誠為總司令,賣力的作戰地區為蕰藻浜以北的萬橋、羅店、廣福地區;第9個人軍為中心兵團,朱紹良(代替因病調任大本營辦理部部長的張治中)為總司令,作戰地區為北站、江灣、廟行一線及其以西地區;第8、第10個人軍為右翼兵團,張發奎為總司令,作戰地區為姑蘇河以南至杭州灣北岸地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