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衛寧更加大膽罷休,
畢竟本身就算再全能也不成能教那麼多人,要想體係地培養出大量人才,隻能依托專業的黌舍。
射程獲得了明顯晉升,特彆是那四門381mm巨炮,射程超越了二十七千米。
人才啊,人才纔是最稀缺的資本。
衛寧的思路一下子豁然開暢,不但僅是人才。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火炮都架設在海拔較高的山地上,
為了操控這些大炮,衛寧決定組建一個獨立的炮兵旅,專門賣力這些一戰期間火炮的操控。
衛寧內心門兒清:兵器如果比現在的時候線早呈現,那就便宜;如果晚呈現,那就貴。
哪怕先從最簡樸的青黴素和尼龍做起,他也能敏捷堆集起驚人的財產!
固然目前貧乏專業的炮兵人才,但先把架子搭起來老是冇錯的。
不但是美國,現在的德國遭到凡爾賽條約的限定,
但是,人才從那裡來呢?
就算日軍派全部第3飛翔師團來轟炸,也炸不毀要塞炮台。
他重新打算了防備佈局,撤掉了六座主堡的位置,轉而擺設了二十四門一戰期間的MKII型152mm艦炮作為陣地,
能買3721架B-17轟炸機,或者5210輛德軍虎式坦克。
衛寧籌算在雲磨山和封山上建兩個要塞炮台,每個炮台都裝上兩門381mm艦炮,作為他的殺手鐧。
這麼短長的兵器,代價才一百公斤黃金,還白送500發高爆彈和200發穿甲彈,真是便宜到家了。
這四門巨炮平時就藏在炮台隧道裡,上麵另有上千噸的岩石山體擋著,
青黴素,那但是疆場上的拯救神藥,更是二戰中的一大創舉,
青黴素、雷達、尼龍質料、噴氣式發動機、差速器、新式化肥……
俄然,衛寧想到了老麥克。
這些都是這個期間還冇有的新發明,隨便拿出一項都能賺得盆滿缽滿!
黃強說道:“可就算運來了,這兩座山這麼高,咱如何把巨炮運上山啊?”
但在陸地上兵戈,這兩種兵器的能力可差得遠了。
現在李振剛要賣力全部步隊的人事、物質、財務、設備等事情,忙得不成開交。
但回收那些兵器後還剩下一大堆,買幾門一戰期間的老炮底子不在話下。
就算是一戰期間的老式381mm艦炮,那大口徑帶來的炮彈裝藥量也是嚇人得很,
每四座重炮構成一個陣地,通過無線電停止遙控批示,構成了第二道壓抑性的炮兵火力網。
而要培養人才,就得先建一所專業的軍事黌舍。
衛寧有些犯愁,感受本身墮入了一個死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