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師團師團長河村恭輔中將、第2師團師團長岡村寧次中將、第4師團師團長鬆井射中將、第12師團師團長山田乙三中將、獨立混成第1旅團旅團長酒井鎬次少將、獨立混成第11旅團旅團長鈴木重康中將、第1、2、3、4、5獨立守備隊、馬隊個人(馬隊第1、4旅團)、馬隊第3旅團、關東軍飛翔個人、鐵道線區司令部、旅順要塞司令部、關東軍憲兵隊
日本在中國駐屯軍的由來及駐屯軍的擴建
本年關東軍司令官易人,軍隊輪換,第3、7、16師團回日本,當年的體例序列:
司令官本莊繁中將(1931年任職)、參謀長橋本虎之助少將。
馬隊個人:馬隊第1旅團
第1師團1909-1911、第10師團1911-1912、第5師團1912-1913、第2師團1913-1915、第17師團1915-1917、第7師團1917-1919、第16師團1919-1921、第15師團1921-1923、第6師團1923-1925、第10師團1925-1927、第14師團1927-1929、第16師團1929-1931、第2師團1931-1931年的關東軍:
關東軍司令官本莊繁大將、參謀長三宅光治少將。
關東軍司令官南次郎大將。
為加強軍事侵犯的帶領,日本侵犯者以原都督府之陸軍部做根本,關東軍司令部,實施軍政分治。
總兵力約4萬人。年初第6、8師團入侵熱河等地,以武力勒迫百姓黨當局簽訂《塘沽和談》後,第6、8師團於6月中旬接踵退回東北地區。
日本侵犯者為穩固其在我國東北南滿地區的殖民統治,於1905年10月18日,在遼陽建立了關東都督府,由陸軍大將大島義昌任總督。都督府內設陸軍部。
混成第8旅團(同年12月17日調派)旅團長村井清規少將:步兵第39聯隊第3大隊大隊長小林操少佐、步兵第40聯隊第1大隊大隊長宮崎富雄少佐、步兵第10聯隊第2大隊大隊長山本準一少佐、步兵第63聯隊第2大隊大隊長船津萬六少佐、馬隊第63聯隊第2中隊中隊長不破直治大尉、野炮兵第10聯隊第1中隊中隊長門司藏六大尉、工兵小隊小隊長小杉義藏少尉。
第14師團(同年4月30日調派)師團長鬆不直亮中將、參謀長大串敬吉大佐。步兵第27旅團旅團長平鬆豪傑少將:步兵第2聯隊聯隊長田中靜一大佐、步兵第59聯隊聯隊宮村俊雄大佐。步兵第28旅團旅團長平賀貞藏少將:步兵第15聯隊聯隊長甘舶重太郎大佐、步兵第50聯隊聯隊長岡原廣大佐。野炮兵第20聯隊第1大隊大隊長平山興示郎少佐、工兵第14大隊第2中隊中隊長熊澤忠喜大尉、輕重兵第14大隊第4中隊中隊長江田定文大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