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鐵血兵王_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中國無戰事(求訂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與此同時,在朝鮮疆場上的日軍除了部分撤回日本本土外,其他的也全都被毀滅,至此中國疆場上統統的日軍全數被毀滅,中國全境光複。

以後馬崢所部百萬雄師在水兵艦隊的共同下,合圍蘇杭地區六十餘萬日偽軍,顛末半個月的苦戰終究擊潰岡村寧次苦心運營的防地,兵臨杭州城下,將日軍僅剩的10萬雄師包抄在了杭州城。

等盟軍方麵認識到日軍這是要逃的時候,但是為時已晚,就在美國水兵在東承平洋圍殲日軍水兵的時候,日本從外洋撤返來的第一批近40萬軍隊已經到達了日本本地的各個港口。

盟軍曉得必必要在日軍船隊返回日本前將其反對在日本外海,是以,在尼米茲大將和陳紹寬大將的批示下,盟軍六百餘艘大小戰艦紛繁從菲律賓、南洋領以及夏威夷趕昔日本列島。

就在盟軍主動籌劃登岸日本本土的時候,歐洲方麵的戰事也有了新的竄改。2月初蘇軍已經攻占了大半個東歐,在東歐各國遊擊隊的幫忙下蘇軍進占極其敏捷,並且於3月初策動了對德國本土的打擊,即東普魯士戰役。

不得不說日軍在此次撤兵行動中的表示令人冷傲,事前保密諜報做得非常到位,不但美國和蘇聯的諜報構造冇有收到半點風聲,就連號稱天下上最強大的諜報構造的原百姓當局軍統局也冇有任何發覺。

4月初,蘇、美、英、法四國雄師距柏林僅60千米,固然此時德軍仍然稀有量龐大的軍隊,但是多數處在盟軍的包抄當中,並且各軍隊都在節節敗退。

而在全部行動中,日軍不但行動敏捷,同時合作明白。甚麼人賣力甚麼活計,撤的時候井然有序,僅僅支出了不到40萬人的喪失,就在短短幾天的時候將中南半島以及馬來半島一百餘萬軍隊撤回了日本本土。與之比擬,英國所謂的“發電機”打算的確弱爆了。

隨後馬崢號令黃炳炎帶領25萬軍隊由贛南一向向南突進,前鋒直指廣東。4月8日雄師擊潰駐守廣東的是日軍第21軍與第13軍的殘部,光複廣東。

正因為如此,日本高層對於如何阻擊盟軍登岸日本本土設法不一,以大本營為首的作戰軍隊批示官,對敵軍登岸軍隊當即在海岸策動守勢予以毀滅,還貧乏信心。

一週後,在馬崢所部強大的守勢下,日軍被迫投降。

與蘇聯軍隊比擬,德國守軍的氣力就顯得極其薄弱,在東普魯士依托堅毅工事設防的為德軍中心個人軍群,最高批示官為倫杜利奇大將,轄1個裝甲個人軍、2個野戰個人軍和1個航空隊,計78萬人、火炮820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700輛、飛機775架。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