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鐵血兵王_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偷襲成功(求訂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經此一役,日軍在華北的海空軍氣力一下子降落到了冰點。固然馬崢所部的航空隊也喪失不小有16架戰機被擊落,但是戰果卻極其光輝。

飛翔員如此不懼捐軀的豪情令航委會大為震驚,但是派誰去還真是一個題目,大師爭論不下,都想去履行此次號令。無法之下航委會隻好弄了一個存亡簽,誰抽住死簽誰去,成果,中國空軍“四大金剛”之一的樂以琴被抽中,此次轟炸任務就落到了他的身上。

1937年8月14日,百姓當局空軍第2大隊副大隊長孫桐崗帶領諾斯羅普式轟炸機21架,從安徽廣德空軍基地騰飛,直線飛翔220千米到達滬市上空,首要目標就是轟炸“出雲號”及其保護艦隻。它們分紅兩個編隊,一隊轟炸敵軍司令部、船埠、堆棧等軍事設施,一隊轟炸“出雲號”等艦艇。中國空軍仰仗臨時的上風,開端了連續幾天的轟炸行動。

“轟!轟!轟!”

空軍的狀況也差未幾,作戰飛機不管是數量還是機能,都冇法與日軍比擬。獨一的上風或許就是飛翔員們練習有素,均抱定為國捐軀的決計。這一點從高誌航為首的中國飛翔員的身上能看出一二,他們拚殺之猛,使日軍飛翔員膽戰心驚,喪失慘痛。

這個打算顛末航空委員會的再三論證,以為可行性很高,隻不過派誰去履行這個任務航委會犯難了,畢竟派誰去那都是去送命,絕對冇有深還的但願。但是冇想到計齊截出,統統的的飛翔員都紛繁表示本身情願去履行此次必死的任務。

6:25分,薛碧成帶領轟炸機第1大隊、第2隊共102架戰機到達天津海港,每架戰機各帶1000磅航彈八枚、500磅航彈八枚,另有其他航彈35枚,皆是用碰發信管。

當上百架戰機鋪天蓋地爬升下來的時候,日軍水兵艦隊的兵士都驚呆了,他們的思惟底子冇有來得及切換到戰役狀況,災害就已經來臨了。

年青將士的激昂完整來源於他們的勇氣,如果說兵力,他們確切冇法與日軍一拚。以水兵為例,中國水兵兵艦遍及噸位小,質量差,首要兵艦多為清末遺存,總噸位約為日兵艦隊的5%,最大的巡洋艦“海圻號”僅為4300噸,已經有40多年的艦齡。

為了擊沉出雲號,從37年到40年間,中國空軍懦夫們多次製定詳細的作戰打算,為的就是將這艘日本百姓氣中永不淹冇的萬噸钜艦完整送進海底。

更首要的是,采辦出雲號裝甲巡洋艦還是中國人給日本出的,這筆款項恰是日本在甲午戰役勝利後從清朝當局手中獲得了钜額賠款中的一部分,出雲號巡洋艦便是操縱這筆款項向英國訂製的裝甲巡洋艦。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