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鐵血兵王_第一百二十三章:樂觀的馬錚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甚麼缺點,我們能操縱嗎?”賀師長沉聲問道。

“按照我們緝獲的日軍質料得知,日本當局為了擺脫經濟危急並生長經濟,進而實現其由來已久的“大陸政策”,一方麵策動“九.一八”事情,侵犯了中國的東北;彆的一方麵大力加快百姓經濟軍事化,大力生長軍事產業。現如本日本年產鋼鐵580萬噸、生鐵239萬噸、石油169萬噸、水泥萬噸,發電量303萬千瓦,產業總產值已經靠近60億美圓,占百姓經濟的80%,已經成為產業強國。”

馬錚的話令賀師長等人墮入了深思,馬錚說的很明白,打大同固然有必然的難度,但不是不成能,題目是打下來對大局無益,因為守不住,反而還會遭到日軍淩厲的反擊。

“為甚麼?”

“眾所周知,兵戈就是在打經濟,就是在打產業出產才氣,就是國與國之間綜合氣力的抗爭!在如許的根本上,中國的軍事產業難以發財,隻能出產步兵輕兵器和小口徑的火炮,大口徑火炮、坦克、汽車等尚不能出產。飛機和艦艇固然已經出產出少量產品,但首要部件以及原質料必須依靠輸入。無批量出產的才氣,就戰役的需求來講,實際上即是不能製造......”

賀師長皺了皺眉頭說道:“但是我們的軍事氣力遠遠不及日軍,就拿我們八路軍來講吧,如果正麵與小鬼子對戰的話,恐怕115、120、129三個師都冇法伶仃和鬼子一個師團相對抗,簡樸地來講,隻要鬼子出動三個以上的師團來進犯我們八路軍,那我們就有能夠被日軍從百姓反動軍的戰役序列中抹去,你對此又如何對待。”

馬錚持續道:“那倒不是,日本確切有很多的上風,但並不即是他們是不成克服的,相反日本也有其缺點!”

“反觀我們,固然就國土麵積而言而此時的中國事一個大國,但是倒是一個軟腳的龐然大物。中國具有4.6億人丁和1142萬平方千米的國土,具有豐富的資本。但中國隻是個衰弱的農業大國,產業根本非常虧弱,豐富的資本未能獲得充分的開辟操縱,每年總產值不過13.6億美圓,在百姓經濟總產值僅僅占10%。”

馬錚想了想說道:“在全麵抗戰的發作前夕,中日兩邊不管是國力還是兵力的對比,日本方麵都占有著絕對的上風,這一點我們不可否定。”

馬錚笑了笑說道:“首長,這個您大可放心,小鬼子從晉西北撤兵那是遲早的事,目前淨水河和偏關已經丟了,河曲縣的鬼子最多今晚就會被我部毀滅,到時候保德縣的鬼子孤掌難鳴,隻要撤兵一途。而神池、寧武兩地雖說關大城深,易守難攻,但是卻處於我部和傅作義所部的合圍當中,如果我們聯起手來夾攻他們,成果不堪假想,以是隻要我們將霸占偏關等地的動靜放出去,日軍必定會撤兵。”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