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超級壯丁_第三十章 武漢的平靜時光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糧食行會的幫著聯絡了漢口最大的糧商“德昌號”,東主陳先生一聽有大買賣,親身來到船埠洽商。一向折騰到快下午4點多,船上的大米和豆油都空了,進賬11萬2千。

趙誠的船隊都用帆布蓋著,外人看不出來到底裝的是甚麼貨,當他們開端翻開帆布統計東西的時候,船埠上熱烈了。劉繁華帶人轉了一圈,船冇裝滿,估計有7千旦大米,10萬斤豆油。民國的計量體例很龐大,一個縣內都有好幾種標準,以當年的荊門縣為例,一旦有200斤、180斤、60斤等計量標準。1928年,上海大米計量單位為200斤一旦,代價最高時,好大米大抵18元一旦。百姓當局1934年的鴉片收稅就是按60斤為一旦。

弟兄們一半人下船,住進了船埠四周的旅社,剩下的還守在船上,冇體例,產業太多。

趙誠曉得,船埠上的軍官們都是來驅逐大炮的,那幾十門火炮估計已經被分派結束了吧!

趙誠他們急著脫手就把貨色交給了他們。看著趙誠他們都穿戴中心軍的戎服,糧食行會的人倒也冇有偷奸耍滑。他們說糧食本年10月糧食大歉收,糧價跌的短長,糧食隻要1塊5一旦。但是比來火線吃緊,軍隊征糧多了,加上來武漢的外埠人也多了,這兩個月糧食長的邪乎。往年12月份,大米最高隻要4塊5毛5分一旦,但是南京丟了以後,?糧食竟然長到了9塊1。這還是在縣裡的代價,從縣裡走水路把糧食運到漢口船埠一旦起碼加8毛的運費,現在漢口的糧食批發代價已經到10塊多了;豆油的代價也長了,4月是1毛7,現在是3毛2。

船隊泊岸了,有識貨的人認出,那是日本人的汽艇。軍隊的連隊很快從船裡湧出來,德式M35頭盔、捷克造ZB26機槍、M1932盒子炮、MP28衝鋒槍,整齊的戎服,都是老兵,也都曉得在大人物麵前留下好印像。

於璐又拖上了一名孤兒院的女西席,請她帶路去四周最大的闤闠,國貨公司武漢分公司即現在的中間百貨大樓?,這也是戰前剛開業的,是武漢市第一家大型百貨商店。小人書、糖果、零食、玩具、衣服、鞋襪,於璐掃貨式的采購讓售貨員們驚奇不已,這位大蜜斯甚麼東西都是輪箱買的。趙誠的卡車很快就超載了,趙誠看看於璐的購物清單,又買了些雨衣、大衣、手套、手電筒,這是給孤兒院的教員們的,她們夜裡總得起來照顧孩子們上廁所,有了這些,她們也能少吃辛苦。算賬的時候,趙誠很不測,一共才花了六百多,這個期間的物價還真是不高。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