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纜之前,趙誠特地買來戒指給媳婦們套在手指頭上,算是給了人家女人一個交代。趙誠還提早立了遺言放在瑞士銀行裡,如果本身掛掉,農場和北歐那頭的藥品收益就歸娜塔莉她們姐倆……
張偉和他的媳婦們上船今後就冇如何露過麵,用心致誌的艙裡造小人。趙誠隻能苦逼的看書打發日子,幸虧在倫敦那頭買了很多書,原籌算是捐給西南聯大的,冇想到本身先看上了。
船上的猶太人有會發電報的,他們用船上的無線電和華沙那頭保持著聯絡,每天傳返來的都是壞動靜。
最後一家來構和的是瑞典,他們獲得了北歐地區的出產發賣權,報酬比蘇聯人差未幾,按例冇有收現金,讓他們用博福斯公司的土特產來換。八十門M1930山炮,三十門40毫米L/60高炮,四十門37毫米反坦克炮,每門炮外加一千發炮彈和其他配套設備。國軍買這些東西的時候,代價但是不便宜,一個四門製的山炮連就要15萬美圓。但是這個代價包含了钜額的利潤,另有給國軍經手人25%的背工,實際本錢實在並不高,約莫隻要五萬美圓高低。瑞典人冇有遊移,當即就同意了。
趙誠用切口給老管家回了一份電報,持續囤積物質、擴大地下設施,活下去!
錢花的太短長,趙誠決定在蘇聯那邊找補點返來。把蘇聯人晾的太久可不是甚麼好主張,萬一把北極熊惹毛了,下返來的可就是貝利亞的殺手啦!不過這回蘇聯人終究遵循貿易端方來辦事了,開價也很公道。對比和美國人的構和成果,趙誠要了二百萬美圓加盟費和每支一美圓的發賣提成,按例是不準把產品和出產技術給日本人。不過巨大的蘇聯畢竟是中國群眾的老朋友,加盟費能夠用他們緝獲波蘭的兵器來衝抵。波蘭的兵器和蘇軍的製式設備不一樣,拉返國也隻能當取消鐵回爐,莫斯科方麵當即就同意了這個發起。
蘇聯人對磺胺也非常中意!波蘭那頭繳了很多施耐德1897野戰炮75蜜斯,這類火炮和蘇戎服備的火炮製式不一樣,以是純屬雞肋。六十門75蜜斯外加兩萬發炮彈,調換了磺胺的出產答應。海內炮彈出產一向是大題目,趙誠又多花了三十五萬美圓買了六萬發炮彈。Wz.35反坦克步槍也是好東西,固然能力不是很大,可對於日本人的薄皮坦克是充足了。關頭是代價便宜,隻要反坦克炮的二非常之一,二百支槍加上彈藥一共才花了五萬美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