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破三千世相_第9章 淮南鴻烈照妖記——劉安謀反案中的謠言發酵鏈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1、八公山鶴唳

3、鶴羽落誰家

二十年後,司馬遷在《史記》中埋冇機鋒:"淮南王為人好讀書鼓琴,不喜弋獵狗馬馳騁。"而武帝暮年求仙問道,方士皆捧《淮南鴻烈》為圭臬。上林苑中,老天子摩挲著劉安進獻的煉丹鼎,俄然落淚:"朕殺淮南王時,這鼎耳曾斷。"

2、丹爐焚心錄

古人登八公山,可見"淮南蟲"化石嵌在岩壁,其紋路酷似竹簡。本地導遊笑談:"這是劉安著書時灑落的墨點。"而史學家蹲身細察,發明化石上竟有疑似刀刻的"冤"字——或許是某個門客的絕命書,又或是兩千年風雨的戲作。

長安詔獄中,司馬遷看望劉安舊部。老獄卒醉語:"那日雷被招認時,案頭《淮南子》忽自燃,燒出'冤'字灰痕。"這話頭卻被廷尉署改成"天火焚逆書"。

5、青簡不足哀

劉安持劍立於八公山顛,腳下是圍殲的漢軍器把。他俄然大笑:"寡人著書辟謠,反被書所噬!"當年為示明淨而作的《離騷傳》,被曲解為"自比楚懷王";為證忠心的《頌德賦》,反成"邀買民氣"的罪證。

元狩元年的淮北國,秋霧漫過煉丹爐的青煙。劉安手持新鑄的"淮南寶鏡",鏡麵映出八位老者踏雲而至。左吳捧來新撰的《淮南鴻烈》,忽見竹簡上"道"字排泄硃砂,驚道:"大王,此乃血讖!"話音未落,長安快馬已至:"天子詔,淮南王馬上入朝!"

暮色四應時,山間忽起鶴唳。旅客們舉手機拍攝"仙鶴幻影",卻不知這是景區全息投影的把戲。真正的汗青本相,早隨劉安焚書的青煙散入蒼穹,唯留《淮南子》殘篇中的"塞翁失馬",仍在教誨世天災福相生的至理。

最毒的是將劉安煉丹術曲解為"鑄金璽"。長安鐵市突現兒歌:"淮南爐,燒赤符。金印成,未央枯。"百姓爭相走告時,誰還記得《淮南子》"賢人守清道而抱雌節"的規語?

喜好堪破三千世相請大師保藏:堪破三千世相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東漢王充在《論衡》中戳破謊言:"儒書言淮南王得道,犬吠天上,雞鳴雲中,此皆虛言。"然官方仍傳劉安"白日飛昇",連雞犬啄食靈藥餘燼亦得昇天。這反諷的流變,好似《淮南子》所言:"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殘月升上壽春古城時,博物館的《淮南鴻烈》摹本正在展出。玻璃櫃反射的寒光中,"大道若弦,直而不僵"的字句忽明忽暗。恍忽見劉安廣袖飄飄,指著人間萬象輕笑:"本日謊言,何異往昔?"一隻白鶴掠過展館穹頂,翅影投在《韓非子》展區,剛好遮住"人主之患在於信人"的警句。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