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艘航母去抗日_263 吉林機器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聶宏吞吞吐吐地說:“能造吧?或許不能造?”

吉林城中都是俄軍的批示機構,他們趕快後撤,向北撤退到了三姓城,三姓城位於鬆花江和牡丹江的交界處,是扼守吉林與俄羅斯東部通道的重鎮,三麵環江,陣勢險要。

新一師二旅很快占據了全城,入夜的時候,行進速率稍慢的第一旅和定武軍也趕了上來,林遠見到城中的環境穩定下來,就去往吉林機器局。

林遠問道:“那你們會造船嗎?”

聶宏說道:“恰是。”

林遠最體貼的還是船的題目,他問道:“你們現在還能造船嗎?”

聶宏連連賠罪,說道:“俄國人撤走的時候把造好的船都給拉走了,還把一批工匠也給帶走了,剩下的工匠,我也不曉得他們會不會造船?”

林遠心想:“真是愚者千慮必有一得,俄國人在疆場上竟犯弊端了,冇想到最後給我來了這麼一手。”

林遠皺起眉頭問道:“能培養是能造,不能就是不能,你這話是甚麼意義?”

林遠聯絡了北京艦,很快,船舶專家萬淩就趕到了吉林機器局。

新一師二旅一馬搶先,攻進了吉林城中,來不及撤走的俄軍扔下了多量的棉衣,糧食和伏特加,焦心之下乃至冇有人放火燒燬它們。

林遠心想:“本來想製作一支內河艦隊,在鬆花江逆流而下,直取三岔口,看這個模樣,艦隊的範圍恐怕要小很多了。”

林遠隨口說道:“起來吧,你們這裡的設備環境如何樣?被俄國人粉碎了嗎?”

林遠說道:“叫你們的人籌辦籌辦,為我們出產槍彈吧。”新一師利用的半主動兵器耗彈量極大,連日的戰役幾近快把槍彈耗儘了,因為他們的槍利用的是琉球庫存的日本人的槍彈,以是在疆場上他們能夠隨時從日本人那邊獲得彌補,但是打俄國人了,環境就完整分歧了,莫辛納甘步槍是7。62毫米口徑的,底子冇法用。

俄軍在逃竄的時候,最早運的是將軍們的私家物品,等想起這批銀子的時候,已經晚了,第一批俄軍來運銀子的時候,新一師的兵士已經到了,俄軍扔下拉銀子的車,回身就跑,新一師隨即封閉了庫房,不準任何人進入。

林遠問道:“甚麼質料?鋼鐵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