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青少年智慧的150個創意故事_第14章 慧眼識珠,捕捉靈感 (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1951年的一天,美國人威爾遜帶著母親、老婆和5個孩子,開車到華盛頓觀光,一起所住的汽車旅店,房間矮小、設施襤褸不堪,有的乃至陰暗潮濕,又臟又亂。幾天下來,威爾遜的老母親抱怨說:“如許的觀光度假,的確是費錢買罪受。”長於思慮題目的威爾遜聽到母親的抱怨,又通過此次觀光的切身材驗獲得了開導,產生了一個創意:我為甚麼不能建立一些便利汽車觀光者的旅店呢?顛末幾次揣摩,他暗自給汽車旅店起了一個名字叫“假日旅店”。

這一招公然短長。不久,那間小小的閣樓便被擠得水泄不通,漢斯的擺設處幾近成了大會的“名勝”,觀光者無不爭相前去。即便厥後銅牌絕跡,盛況仍一如當初,漢斯所獲得的利潤總計50萬美圓。聰明的漢斯化倒黴為無益,出奇致富的故事由此傳開了。

笛卡爾的偶爾發明

1957年,在美國芝加哥一個天下博覽會上,赫赫馳名的大老闆、57歲的罐頭食品公司經理漢斯也把出產的罐頭食品送去展覽,但博覽會卻分給他一個最偏僻的閣樓作為會場。

實際餬口中的很多征象都能給我們以啟迪和靈感。發明締造中有很多如許的故事。但不是每小我都能夠從這些征象中受益,因為不是每小我都有一種發明締造的興趣和癡迷,也不是每小我都能慧眼識珠,做出那刹時的決定,從而如願摘取到創新的甜美果實。

在孩子的開導下,雷奈克開動腦筋,他用一根木管來聽病民氣跳和呼吸的聲音,結果很好。這就是天下上第一個聽診器。

博覽會揭幕後,前來觀光的人絡繹不斷,而到漢斯閣樓上去的倒是寥寥無幾。漢斯突發奇想,製作了很多小銅牌,並在銅牌上刻著一行字:誰拾到這些銅牌,便能夠到博覽會的閣樓上漢斯食品擺設處換一件記念品。製作好如許的銅牌後,他就在博覽會的每一個角落裡撒下這些銅牌,人們撿到銅牌後,在獵奇心的差遣下,紛繁前去觀光。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