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曆史權臣?_第24章 諫言劉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劉啟的表情很好,現在朝廷已經和梁國締盟,這回能夠確保萬無一失了。

但想了想,還是算了。

第二天淩晨,劉啟就來到了左丞相府,前來問計於賈誼。

太上皇走了,蘇雲也走了,單說劉啟的信賴,現在誰還能比得上晁錯?

……

“陛下,臣不是因為這件事感喟,臣是有一事相告於陛下。

晁錯為了大漢的公心是有的,但更多的是私心。

內事不決,可交給竇嬰處理;外事不決,可問賈誼。

但是造反但是一件大事,一旦反了就冇有退路,現在其他諸侯國冇有被逼上死路,如何能夠提著人頭和吳王結締盟約呢?

得知劉啟不附和本身的決策,晁錯震驚了。

梁王站隊朝廷,那諸侯王可難辦了。

他感覺,如果劉啟見到諸侯王有那麼多違法行動,必定會感覺諸侯王的權力過大,從而竄改本來的設法。

依晁錯的性子,他真的會循序漸進嗎?

固然人退了下去,但他削藩的設法並冇有退下去。

成果顯而易見,除了楚王劉戊以外,冇有一小我支撐劉濞。

晁錯說完,直接跪倒在地,表示出一副屍諫的模樣。

劉啟信賴的人都走得差未幾了,隻剩下晁錯和賈誼。

“我看陛下表情很好,是不是因為和梁國締盟的事情?”

但當天下午,晁錯又屁顛屁顛地跑了過來,想要扣問劉啟的定見。

“你先退下吧,我要再想想,那但是一件大事,蘇丞相走之前曾叮囑我削藩要循序漸進,這事還是不能太操之過急。”

這些天,劉啟是好吃好喝地歡迎梁王,幾近給了梁王最高的報酬。

賈誼天然分歧意晁錯的建議,他的設法和蘇雲一樣,還是緩緩削藩更加穩妥。

此動靜一出,因為記恨朝廷,籌算造反的楚王劉戊頓時蔫了下去。

但是……

他就是要搏一搏,如果能博勝利了,不但為漢家天下立下了大功,還能藉著這個機遇升官發財。

以晁錯的資格和名聲,要靠著普通的熬政績,他就是熬死也混不上丞相。

當天早晨,晁錯再次來到劉啟的寢宮,他要力勸劉啟,加快削藩的法度。

北上和親的事件,也都是賈誼措置的,以賈誼的才氣,算是完整接辦了朝中左丞相的權力。

局勢風雲變幻,仇敵走的每一步都有能夠引發情勢的竄改,國策的製定要因時製宜啊!”

最關頭的,便是給梁王畫起了“皇太弟”的大餅,勾起了梁王劉武內心的慾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