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船買到了,買到了三艘大福。”趙全來得比較晚,一來就對趙岩說道。
一點小含混天然是少不了的,隻是趙岩現在應當還是守孝期間,已經冇如何守了,不過這一關還是把持得住的。
數量如此之多的棉花如果全要運到萊州沙河,那得破鈔很多心力。還不如把紡織廠開到南邊去。
濟民商行的強勢收買下,南邊的棉花被抬到了4兩,北方棉價也升到了2兩。山東東三府的棉價也有3兩多。西三府的棉價漲到二兩,那些自給自足的百姓已經籌算來年猛種棉花了。
趙岩把紡織市場分為南北兩塊,北方在萊州沙河停止紡織,南邊在鬆江府開設紡織廠停止紡織。
本來隻籌算拿出60萬兩生長紡織業,但這幾個月玻璃鏡的發賣喜人,每個月都有80萬兩擺佈的銀子入賬,趙岩手頭積存的白銀達到300萬兩,因而在棉花收買上投了200萬兩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