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本地有一個惡棍叫李三,一天到晚遊手好閒,好吃懶做,三十多歲了也冇娶上媳婦,整天到處蹭飯吃。這一天,李三肚子餓了,就到夫子廟裡看能不能找到點吃的東西。剛好供桌上有兩個生果,李三抓起一個就吃,另一個卻被他碰落在地,滾到供桌上麵去了。李三吃完了手裡的生果,就趴在地上找另一個生果。
李三內心說,真是一個大傻瓜,連這也信賴,乾脆我再逗他們玩一下,因而他說:“皇上固然不在這廟裡,但皇上在我內心。”
乾隆回到朝中,當眾宣讀了處所官員上報來的奏摺,說:“李三因公被害,應予厚葬。柳溪縣盜賊橫行,應派兵繳殺。”因而就昌大厚葬了李三,又派兵到柳溪縣去繳匪。派去繳匪的兵士們抓不到盜匪,隻好殺了一些老百姓返來交差。
玩著玩著,乾隆就來到了一座夫子廟前。夫子廟裡供奉的是孔子,乾隆想,我得出來看看,拜祭一下孔賢人。因而就帶著侍從進了夫子廟。
李三雙膝跪倒,雙手掌心貼地,把臉貼在地上找生果,那景象很像是在虔誠的膜拜。恰在這時,乾隆進了夫子廟,覺得李三是在拜祭孔賢人。李三聽到有人進了夫子廟,因而站起來轉頭看了乾隆等人一眼。乾隆一看,李三不像是個讀書人,心中有些奇特,因而問道:“我看你也不像是讀書人,如何拜祭起孔賢人倒是如此虔誠?”若在平時,李三早就罵上了,但明天他看乾隆不太像是淺顯人,不敢太冒昧,因而瞎侃道:“我纔不拜甚麼孔賢人呢,我是在拜當今的皇上。”
今後,李三每天花天酒地,胡吃海喝,冇錢花了就到上麵去搜刮。李三喜好女人,見了標緻的女人就搶,一個都不肯放過。不但如此,李三還肆意妄為,冇法無天,想乾甚麼就乾甚麼,老百姓到縣衙打官司,李三底子就不問案情,看誰紮眼就判誰贏,如果不平,就大刑服侍。老百姓對李三恨之入骨,恨不能生吃李三的肉。
冇過量久,乾隆再下江南,剛好又路過柳溪縣。乾隆再次微服停止私訪,想看一看李三把柳溪縣管理得如何樣。但一進柳溪縣,就見哀鴻遍野,民不聊生。提起李三,老百姓罵不斷口。乾隆一探聽,老百姓說了很多李三所做的好事。乾隆這才曉得李三是他傳聞過的最可愛的知縣,因而決計殺掉李三。但乾隆想,這李三是本身欽點的知縣,當時回到都城後還對滿朝文武大臣說過這李三如何好,如何忠心,現在如果把李三的罪行公之於眾,那豈不是打本身的臉嗎?乾隆如許一想,感覺李三的事還不能讓大師曉得。因而,乾隆就派了個技藝很好的侍衛,偷偷地把李三殺了。乾隆又密令本地知府,上報朝廷時就說李三是被強盜殛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