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曰斯楞正在策畫,烙月俄然心生一計。
西厥西邊威脅消弭,西邊不會再有大的戰事,阿曰斯楞這條命也算是保住了,家中的兩個女人也不消擔憂了,烙月生出了回營盤的動機。
偶然候還真忍不住要誇這紅玫瑰一番,就算是個堂堂男人恐怕也冇有她的見地,若不是她事前埋伏在孔雀河,這小亞細亞人恐怕不會敗得這麼快,這麼慘,用‘巾幗豪傑’來描述這個女子一點也不過。
每次想到這裡,紅玫瑰都會憤怒,統統內心淡定的修煉瞬息間化為泡影,她如果不讓黑唐古甘心為她賣力,她的確就感覺這將是她人生的一大敗筆。
一麵卻大加讚美阿曰斯楞,想不到西厥兵士當中另有有如此本領的後生,真是大慰民氣啊。
西厥大王和紅玫瑰,阿曰斯楞合兵一處駐紮在博斯騰南緣,臨時歇兵養馬,當場休整,也可製止小亞人再次渡河東進。
西厥大王先封了阿曰斯楞將軍的頭銜;各軍將士以功行賞,軍中一片歡娛。想到這帶領五百軍士突入敵陣的猛士,心中好不歡樂,便要招來重賞,連續幾次派兵去傳。
阿曰斯楞部下的這幾位兄弟都將成為他左膀右臂,棘達、孛曰貼、巴圖、布和都將成為他部下的悍將,說不定哪一天還會和烙月在疆場上相遇。
眼看小亞細亞人就要來到,烙月挑出五百兵士,裝備最好刀劍最好馬匹,飽睡一頓,人吃七分,馬喂半飽。
黑唐古已經有以怠倦軍隊打敗小亞細亞人幾萬雄師的經曆,他想此次也並非是打趣。因而便也來幫著烙月壓服阿曰斯楞,阿曰斯楞心中也躍躍欲試,到底是個年青的將領。
阿曰斯楞就奇特了,按理說黑唐古英勇無敵,理應遭到西厥大王的誇獎,這誇獎當然是多多益善,並且這是多大的光榮啊。這黑唐古既然插手了戰役,卻不肯領受這份名譽。
因而寒舍統統不管,騎了千裡良駒儘管來追烙月,來到阿曰斯楞的營地,阿曰斯楞隻好點頭說“黑唐古死活不肯麵見大王,偷了匹馬跑了。”
但是這些親兵還是找不到黑唐古,烙月藏在阿曰斯楞的帳中,不肯見西厥大王的信差,也不肯見玫瑰公主的親兵。
小亞細亞人一看,統帥隕首,頓時如一盤散沙落空了束縛、方向,阿曰斯楞乘此機遇帶領剩下的兩千五百軍士喊殺而來,直衝陣營。
西厥大王還在躊躇是否迎戰的時候,烙月已經想到了破敵的戰略,隻讓阿曰斯楞去求戰,要克服這三萬小亞細亞人,隻需五百軍士足以。阿曰斯楞覺得烙月開打趣,但是巴圖卻聽得心中彭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