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飛燕卻不慌不忙地說道:“驍王送給伯夷女王的賀禮仍然擺在了殿外,因著操縱有些花樣,還望女王恩準,讓我揭示一下。”
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那阿與在本身的表示下,生出了毒計去瞻月樓挾製側妃,如果失利被抓,擺佈不過是她的部下,本身倒是能將任務撇得乾清乾淨。
那阿與正自對勁,那裡想到本覺得在山中正受著男人輪番摧辱的人,卻神態安適地呈現在了伯夷的皇宮當中,就算是那兩個部下下肢乏力短促的,也不成能這麼快便將她放回吧?而她如果受了那麼大的屈辱,如何能夠換一身衣服,便這麼若無其事地呈現在這裡?
這時內裡的兵卒,將一隻一人多高的帶輪木箱推了出去,當將箱子展開時,才發明這內裡的構造乃是一個精美龐大的大型石臼。
莫非……是失手被擒了?
阿與公主本來因著那諸葛墨客本尊呈現,心內惶恐不已,一時冇了主張,可現在倒是漸漸定下了心神。
這話一出,讓阿與的確是喜形於色,但一旁的衛宣氏也是暴露了笑意。如果她安排的無誤,本身安排在山裡的兵卒應當已經將驍王的側妃挾製了下來了吧?
可如果勝利了,她安排的部下便是順理成章在鐵索的另一側等待,截下裝在麻袋裡的女子,直接偷偷的將她帶回到本身的南麓公府裡去。
看到這裡,伯夷女王真是對驍王心存實足的感激,連帶著對這側妃也和顏悅色了很多。
說著她便命侍女將本身繪製好的圖紙遞給了女王的侍從。當女王悄悄展開時,頓時麵前的一亮。
“有勞側妃操心了,這等奇寶真是比真金白銀還要貴重,隻是……方纔聽側妃之言,彷彿對定北侯夫人乃是諸葛墨客一事很有不解啊?”
鳴蟬在本身的身邊貼身奉侍了多年,是本身最稱心的,但是固然那樣貌肖似,到底還是比不得那人的女兒來得更加類似,每次看到驍王的這個側妃,都恍忽感覺彷彿又見到了“她”,老是把持不住想要去撫摩那的確如出一轍的表麵線條。
女王的這一句“可惜”乃是情不自禁,倒是發自內心地感覺這等才情的女子隱世不出,實在是暴殄天物。
既然驍王側妃開了口,伯夷女王也是不好駁斥了她的麵子,便是點頭恩準了。
看到這裡,伯夷女王本來的一絲迷惑頓時一掃而空,這等小巧心機的女子,若不是諸葛墨客,哪個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