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亮和衛瓘被處理掉了以後,賈南風當然更不能留著司馬瑋這個傷害人物。當司馬瑋覺得又是立了大功一件的時候,卻被俄然冠以“楚王矯詔,擅殺輔政大臣”的罪名,殿中將軍當場將他拿下。此時的他才完整明白,本身轟轟烈烈地策動了兩次政變,殺了三位輔政大臣,做了這麼多彆人不敢做的大事,到頭來不過是充當了賈南風的一把刀罷了,本身連一天輔政大權都冇把握,還搭上了本身的性命。並且更屈的是,好歹楊駿、司馬亮、衛瓘都已是花甲、古稀之年,不過是早死了幾年罷了,而他本身才方纔二十一歲。
對方這麼痛快就承諾了,施惠心中歡樂,又接著開口求本身的事。不過就是“本身春秋漸大,一向任個散騎、雜號將軍甚麼的也不是那麼回事,總要某一個端莊一點的官職纔好。”之類的話。
在聽到衛瓘被誅殺的動靜時,舒晏扼腕感喟、義憤填膺。幸虧未幾時冤案就得以昭雪,他的內心還算平複一些。之前還曾一度躊躇該在太保府司馬和尚書丞之間如何決定,因為衛瓘之死,冇人再為本身說話,又自知本身的中正品第不高,也就不再有任何擢升的動機了。想著既然得不到升遷,就還一心撲在尚書郎的任上吧。
司馬衷在一旁聽著,並不答話。這兩次政變,雖說不是他的本意,但最後的聖旨確切是他親口下的。此時方覺悔怨,不該服從這個夜叉老婆的勾引。可即便有所覺悟,以他的那點本事,除了唯唯諾諾,又能把賈南風如何呢?
從武帝司馬炎駕崩到現在,賈南風隻用了一年擺佈的時候就處理掉了統統的敵手,完整地把握了朝廷的大權。
皇後也並不是長年躲在後宮不為人所見。朝廷隔三差五就要停止各種典禮、祭奠活動,這些活動大多都要有皇後插手。這個時候皇後便能夠名正言順地出頭露麵,接管群臣的朝拜。
列卿固然比不上三公顯赫,但是各自分掌一麵,在朝中都是響鐺鐺的實權人物。施惠一聽是九大列卿之一,當然歡樂。顛末這兩番政變,朝中人事有了很多變動,他不曉得哪個缺位,因而問道:“列卿當然很好,隻是不知缺了哪一個?”
晉時朝廷官員設置,在不考慮太傅、開府儀同三司等光榮加官及各帶兵將軍以外,把握實權的根基還是因循前朝的三公九卿製。三公彆離為司徒、太尉和司空,彆離掌管人事、軍事和工事。九卿是把握詳細實權的九大部分,彆離是太常、光祿勳、衛尉、太仆、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太常是禮官,主如果主持祭奠活動,還掌管太學、國子學、太史、太廟、太樂等;光祿勳掌管皇宮中郎將、禦膳機構、皇家花圃等;衛尉掌管朝廷武庫、皇宮保護;太仆首要掌管車輿、馬畜、把握之事;廷尉掌管刑事、訴訟、審判等;大鴻臚掌管讚禮傳達、外族使節的歡迎;宗正首要掌管皇室成員的圖諜、血緣族譜、彆的還掌管太醫;大司農掌管太倉、籍田、稅賦等;少府掌管皇家工程、皇家各種物質的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