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拜候令趕快從浩繁資猜中挑出施得和舒晏的來,遞了上去。按理說,舒晏和施得這兩個新人是不值得州大中正親身批評的,隻因賈恭從豫州刺史那邊傳聞過舒晏的名聲,他也想親身批評一下這個傳奇少年。施得呢,是因為其父施惠和賈恭是至好,他唯恐季思給施得評得品級低了,以是他想把把關。
季思聞聲“鮮卑之風味”幾個字,嚇得出了一身盜汗:莫非賈州都也曉得施得跟阿誰鮮卑婢的事?這下可糟了,他如果參劾我一本,說我察考失實,妄加批評,我可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季思聽後,提著的心終究放在了肚子裡,心道:莫非賈大中正說的‘鮮卑之風騷’另有所指?還是他確有耳聞,用心嚇我?想來想去,更偏向於後者,看來隻要相互心照不宣罷了。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道:“大中正對人物評價一貫是公道的,我等小中正耳讀目染,都深受影響,所謂上行下效,哪敢不公道!”
賈恭先看了施得的狀語,道:“好個‘達’字。”又看了舒晏的保舉書及狀語,道:“嗯,這少年也確切當得此考語。”隨後放下狀語,端起茶盞,邊呷邊道:“後生可畏啊。年青就是好,哪像你我,這把年紀,隻知繁忙,還從未明白過鮮卑之風味。”
季思對舒晏、施得二人的家世、品德都有了數,複又想看看二人的才氣,拿出了兩人的策卷。傳聞幾年前,在汝陰的時候,他們幾個小孩曾用《詩經》“鬥過法”,《詩經》必定都通的,以是季思不看《詩經》卷,拿起《禮記》捲來看。兩人寫的都是《禮運》篇中的大同與小康一節。冇看內容,季思先被兩人的書法筆跡所佩服。他冇想到本身本鄉中的兩個年青後生竟寫得如此的一手好字。雖則隻是答卷而不是正式書法,但仍能夠揭示出兩人書法的功底深厚。舒晏的字流露著蒼勁、澎湃之氣;施得的字則是蕭灑超脫、精美絕倫。兩人書法俱屬上乘,隻是各有特性,倒欠比如較吵嘴。再看內容,舒晏的卷子重新至尾“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以能,講信修好,故交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利為己……在埶者去,眾覺得殃,是謂小康。”看起來一氣嗬成,如行雲流水普通,中間冇有任何停頓的跡象,也冇有寫錯一字。施得的卻有幾處停頓的跡象,比如,“是謂大同”處、“各子其子”處,明顯是背得不流利,謄寫中思考的原因,並且還把“在埶者去”的“埶”字寫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