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寒門_第三百三十八章 奴攜婢亡(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魚與熊掌不成兼得。如何既能養兵防備,又能包管出產呢?實在先人已經摸索了一條勝利的門路,那就是屯田製。所謂屯田製,就是患於因耐久交戰所形成的糧草供應不敷而采納的出戰入耕的形式。戰時兵戈,平時變身農夫種田。曹操、司馬懿、司馬炎等人都玩過屯田,且見效頗豐。

“鹽鐵專賣!古來用兵,都離不開大量軍餉。屯田隻能處理糧草,節製鹽鐵卻能敏捷堆集財產。因為老百姓不管是誰都離不開鹽鐵......”

“實在這個主張並不是我想出來的,此乃匈奴人的一貫做法,我拿來鑒戒罷了。匈奴等胡人向來就是全民皆兵的,彆看他們總人丁未幾,但卻能最大限度地集結兵力,其啟事就在這裡。匈奴人全民皆兵,自帶風乾食品,還一起打一起搶,能夠少備糧草。而我們與他們分歧,在任何時候也是毫不成能掠取老百姓的。既如此,後勤保障題目就尤其首要。我們說的全民皆兵,指的是全民參與,並不是說連老弱婦孺都要籌辦上疆場。練兵主如果全部青壯男人,老弱婦孺們則需求在後勤保障上參與出去。兵戈拖累於糧草,乃是我們相較於遊牧人的一大弊端。十萬人兵戈,還需求十萬人做後勤。如果長途交戰,此比例很能夠上升為一比三。以是說老弱婦孺隻要多分擔一些農耕事,參與到後勤保障中來,功績匪淺,就算是全民皆兵了。”

“還用問嗎?從你們的歡樂模樣就看出來了。”

匈奴人遲早會到來。朝廷的庇護是希冀不上的。汝陰之於匈奴無異於小蛇之於隼鳥,羔羊之於豺狼。但即便不能抵擋,也不能毫無莊嚴地任人踩踏。

“匈奴都是蠻橫之人,勇猛善戰。何況胡晉歸附劉淵者甚多,目前已經攻陷幷州大部分郡縣,朝廷數次征剿都無果。真要向南殺來,我小小汝陰豈能抵擋?”功曹史孫義彷彿持悲觀態度。

幾小我各抒己見,會商了一會兒,然後道:“還請舒丞決定吧。”

“真到了那一天,能庇護百姓苟活就不錯了,還在乎甚麼?彆人防身用匕首,我們總不能用筷子。”兵曹史彭惠乃是行伍出身,他是最支撐擴放逐力的,畢竟這是他的分內之事。

彭惠一聽倉猝辯駁道:“大戶人家不能代表淺顯百姓,但也算百姓。既然舒丞說我們的食饌標準要參照中等百姓程度,大戶人家的仆人下人也都要計算在內。”

“我有一法,你們感覺可行不成行?”

“兵出自於民又為民。兵亦是民,民亦是兵。不如來個全民皆兵。”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