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落和狄傑,率雲無雁,呼察靖,赫連城弦,石衝,遲立,呼察冬蟬,武塔諸將,連同沈向東,回軍貫南,與時危兵合一處,立營貫南,與漠下城和新野兩營成掎角之勢,遙相照應。
羯城一行被李落暫扣鷹愁峽,而羌摩早些時分被大甘將士驅離鷹愁峽,趕回了朔夕,並未與羯城得見。
狄傑數次前去天水州,說動流民百姓,遷入狄州,隻是大甘百姓已如驚弓之鳥,遲疑不止,不敢草率重回狄州,隻要少數在狄州繁衍生息數代的百姓,不肯流浪失所,兼之狄傑在西府名譽甚大,便隨狄傑雄師回返故裡。
軍中定議,露水以北,重拾農耕,凡是百姓開墾之地,狄州官府三年以內不收一分一毫,並拿出一些軍餉,采購耕具和糧食種子,一應牛馬等物也由軍中劃撥,租給百姓,房錢寥寥無幾,三年以後再行按大甘最低的稅賦收繳。
即便如此,幾月下來,狄州可事耕作的百姓仍不敷狄州落入西戎前的三成,軍中諸將非常無法,但總不能逼迫天水沙湖兩州百姓搬至狄州。
李落和沈向東送了幾人一程,青桑依依惜彆,言道李落再回大甘卓城之時,定要傳信與她,不管身在那邊,必謀與李落一見。李落含笑一一應下,青桑黯然神傷,徐殘歌安慰了幾句,終是愴然拜彆。
狄州四境多數重回大甘之手,不過臨夏城尚在回蒙把持當中,漠上城被蒙厥侵犯亦逾數十年,眾將商討,當今之計,不宜複興戰事,軍中高低涵養調息。
李落原意在西府三州,興鼎新,重立大甘邊塞,不過狄傑和沈向東都暗裡勸止,現在與西戎一戰,李落之名傳與天下,四方豪強兼之朝中重臣世家都虎視眈眈,當不成再露鋒芒,引報酬忌,猶是大甘皇室中人。
大亂以後,必有大治,李落幾人深知此理,狄州百廢待興,少了其他諸州的製約,所行之事皆由李落和狄傑幾人一言而定,萬隆帝授予李落的權益極大,聖旨當中言及狄州官府高低,皆可由李落任命,朝中不再橫加枝節。
李落、狄傑和軍中諸將商討,狄州棄和天水沙湖兩州相接戰線,袁駿代丁斬和付秀書兩將,領軍三萬,駐守漠下城。周臨寒率軍三萬,駐守新野,時危率部返回貫南。劉策屯精兵五萬,扼守鷹愁峽,後軍仍由戚邵兵和鄺立轍所率,撤出沙湖雙峰營,以駝城旗涼兩城為依,確保賦稅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