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絮昂首看了她一眼,微微一笑:“你來了。”
晏青槐點了點頭,那丫環便帶著兩人在畫船中穿行,顛末端幾條迴廊以後,進入一個廳房當中。
“隻是這對悟性的要求……”
李三白麪上暴露了一絲苦笑,倒是想到本身在修習困頓的七年當中,冇法可想,做了很多旁人冇法設想的事。
李三白大喜上前,將竹簡接過,一旁晏青槐取出天香竹,雙手呈到了柳如絮的麵前:“柳大師,這便是天香竹!”
李三白隨晏青槐到了此處,放眼一望,隻見這些船裡大多有人筵宴玩耍,傳出陣陣歡歌笑舞,唯獨一艘棕色樓船,此中卻沉寂無聲,悄悄的在河心飄零,如一個文雅的仕女普通,單獨賞識這本身的斑斕。
李三白聽柳如絮講罷這些,才知水柔劍法竟另有第十一式,而聽她話中語氣,對這第十一式上善若水極其推許,彷彿這一式劍招非常的了不得。
“你能練成十式水柔劍法,既具毅力,又有悟性,青槐,你公然是好目光!”
柳如絮打量了李三白兩眼,問道:“李公子修習的似是柔水訣,可練了水柔劍法?”
柳如絮淡然一笑:“傳說中水柔劍法的第十一式――上善若水!”
晏青槐麵上憂色一斂,有些忐忑的問道:“甚麼事?柳大師固然說便是。”
李三白點了點頭:“鄙人出身貧寒,一身修為,便全在柔水訣和水柔劍法之上。”
晏青槐聽了,臉上一喜。
柳如絮微微一笑:“微風細雨、臨湖望月、細水長流、抽刀斷水、水滴石穿、高山流水、滴水成河、水天一色、一川風雨任平生、半江秋水照孤燈,這十式水柔劍法,創自伏羲,若真練到深處,式式都有不成思議的能力。但是世人常常隻練到第五式水滴石穿時便即放棄,鮮少有人能闡揚出水柔劍法真正的能力,不知李公子你練到了第幾式?”
柳如絮微微一笑,欠身行禮:“李公子幫妾身尋天香竹,妾身在此謝過。”
她說著,便在腕上一枚玉鐲上一摸,手上便現出一枚古舊竹簡,遞給了李三白。
柳如絮緩緩點了點頭:“不錯,這式劍招,乃是我從一座伏羲廟中獲得,當世曉得這式劍招的,不會超越十人。”
晏青槐一見這女子,便畢恭畢敬的上前一福:“柳大師!”
李三白上前拱手一禮:“鄙人李三白,見過柳大師。”
晏青槐道:“這位是李三白李公子,他幫我一起去徐州尋的天香竹。”
這條大河便是襄水,在襄水的水麵上,漂泊著幾座雕梁畫棟的樓船,一艘艘紅裝綠裹,如妖嬈的女子普通,勾引著岸邊的男人走上船去,沉浸於一片紙醉金迷的和順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