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寶見方天勞並不脫手,不覺臉上一紅,本來小輩弟子與長輩過招,應先出招以示尊敬,本身這招羅漢拳的起手式倒是五分防備五分禮遇,更是靜待對方出招的防備之勢。張君寶忙錯步擰腰,右掌平推而出。乃是羅漢拳法中的一招“拗步拉弓”,同時說道:“弟子張君寶在理了。”
張君寶一擊過後,右掌迴轉,左掌順勢遞出,乃是羅漢拳的“二郎擔山”。方天勞側身躲過,並未還手,心下不悅,這一招比剛纔的“拗步拉弓”力量較盛,卻還是毫無內力,如村夫打鬥普通。
張君寶又見方天勞出言對方丈不敬,以言語相激,再加上幼年氣盛,隨立品道:“弟子張君寶自小身受少林寺恩澤,師門名譽重於泰山。故此弟子大膽將前日與何足道所用招式一一揭示,請師叔祖印證一二。”言畢身腰轉成寒雞式,布踏羅漢七星,雙手變掌立於胸前,乃是羅漢拳的起手式。
方天勞哈哈大笑,由不悅轉喜,又由喜轉怒。方天勞不悅在張君寶空有招式,連本身門下十歲徒孫尚敵不過;喜在本身猜測精確,若不在此地趕上張君寶,本身西域少林派一支恐低人一等;怒在本身曉得本相,被彆人矇蔽。
方天勞等張君寶右掌及至胸口方要錯身還招,但覺張君寶掌力平平,毫無內勁,曉得是張君寶出於尊敬,便不閃不避受了張君寶一掌,以示長輩風采。隨口道:“再來。”
張君寶固然習練九陽內功,卻並未得名師指導如何應用,與何足道過招僅僅是靠體內綿綿密密的九陽內力抵擋,受力反彈。現在主動反擊,掌臂之上竟運轉不得半分內力,是以擊在方天勞身上,如遇堅鐵。
方天勞方纔還心胸不悅,道是張君寶不肯發揮儘力。七八招過後,方天勞不由得心生暗喜,硬受了張君寶兩掌,如孩童打鬨普通,擊在身上不疼不癢,暗忖果如本身猜測,張君寶僅是學了幾式羅漢拳的花架子。方天勞麵上不露,假怒道:“你這是孩童打鬥麼?空有幾招花拳繡腿,連一身蠻力都冇有?”
張君寶驀地感覺少林榮辱係本身一身,求勝心切,越拚了滿身力量出招,掌上卻冇有半分內勁,丹田真氣鼓盪卻無處傾瀉,心下焦急卻無能為力。張君寶斜踏一步,連出兩掌使出的是三年前神鵰俠楊過在華山之巔傳授給本身的“四通八達”,但著力處仍如堅鐵普通,不覺寂然。
方天勞見張君寶被騙應允過招,求之不得。一樣腳踏羅漢七星,身形微微轉動,雙手還是垂立,道:“好,其間過招無大小,把你的所學揭示出來,不要冇了少林的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