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泡沫下的生存(財經郎眼04)_第2章 再談“創業板”(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王牧笛:但是題目在於幾近統統的中小散戶都在走這個過程,很多是高位接盤,而比落第二天摔下來的時候,很多人發明已深套此中,這類局麵提早就已必定了,為甚麼呢?一開端創業板出來的時候,很多人不肯意去做,不去開戶,不去辦手續,上麵打著電話,鼓勵你去做這個事情。你想想我們現在處於甚麼期間了?在這個期間,另有人做你的事情,就差讓居委會老邁媽出麵做你的事情,讓你去做某件事的時候,那這件事情必定是不能做的。我們“被創業板”了。

王牧笛:我們從這類朽邁的企業所看到的不是高生長性,我們看到的是迴光返照。

舉個例子來講,我們的創業板,底子就冇有任何生長的潛力,那麼如何叫創業板呢?創業板的本質題目就是上市的公司必須是有生長潛力、有很好的觀點的公司。甚麼IT、科技股都能夠,是以它才氣夠用高市盈率來彌補它的風險,因為它有遠景。如果你隻是賣農機的有甚麼遠景可言?以是你本身已經違背了創業板的鐵律,以是你看全天下30幾個國度有70幾個創業板,連德都城搞不下去了,我們還不如人家呢,如何搞得下去呢?你用這個事理簡樸地對比一下,就會曉得它這個前程是極其悲觀的,實在我們當時在節目中也是這麼說的。

時寒冰:我們的創業板比如甚麼呢?你等候著創業板給你帶來財產,就比如等候著一小我妖要生孩子,我感覺這麼重的擔子是不能給它的。

王牧笛:中小板當時那8隻股票,均勻被套了大抵500多天,最長的707天,才終究解套。汗青的循環彷彿又到了這個創業板上。

王牧笛:前次我們和石述思教員九問了創業板,此次我們和這個時教員再談創業板。九問創業板以後,很多股民冇聽我們節目標建議,終究“從天國到天國”,深套此中。借用一句時下風行的話――“不要沉淪創業板,創業板隻是個傳說。”上麵來看一個短片:顛末端上市首日轟轟烈烈的爆炒以後,創業板在世人的神馳和疑慮中度過了高低振盪的第一週,多數股票閃現出下跌的走勢。短短6個買賣日,創業板的總市值蒸發掉160多億元群眾幣。均勻每隻股票每天蒸發0.96億元,並直接導致近300億元資金被套。上市首日的買賣數據顯現,買入創業板股票的機構投資者占比隻要2.63%,散戶成為了創業板的“大買家”和套牢的“主力軍”。創業板股票上市後,每日的換手率慢慢降落。這意味著在上市首日,買入的多數中小投資者,特彆是高位接盤者,麵對的恐怕是等候解套的冗長煎熬。王牧笛:上市一週,這個創業板就表示為上躥下跳、大漲大跌,仍然是我們節目勾畫的一個走勢,就是我們前次講的。不過彷彿大部分人是不聽的,包含我們這個節目在內的統統的定見公佈方,很多對創業板都給出了風險提示,說“創業板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但是這些中小散戶、小股民,還是義無反顧地走上等候解套之路,甚麼事理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