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祚批的昏昏欲睡,暗想之前曆代天子是如何忍下這個苦差事的。
胤祚叫內侍搬來桌椅,父子兩個坐下。
弘曆恍然:“兒臣明白了,是想戴大匠那樣的火器專家,或是像貴妃娘娘那樣的銀裡手。”
好嘛!豪情又是個存候折。
看到了胤祚,兩人紛繁收了兵器拱手見禮。
胤祚大怒:“梅瑴成這小子看來是找打了。”
胤祚不管如何看,都感覺這是弘曆三分鐘熱度。
隻見其開篇寫道:“古有多難興國,殷憂啟聖,蓋事危則誌銳,情苦則慮深,故能轉禍為福也......”
這摺子竟是伊犁將軍送來的,問皇上他客歲進貢的葡萄乾如何,本年要不要再送些來?
胤祚笑了笑:“這些人都是大要風景,時至本日,大清最不缺的就是文臣武將。”
胤祚直接跳過,看夾在奏摺後的票擬,上書極其簡樸——“朕安好”。
“想好便去做吧。”胤祚笑著道,“邇來盤古蒸汽機投入利用,我讓南洋吳家造了十餘艘遠洋船,來歲托付,我正籌辦再西歐派出一批留門生,能夠算你一個。”
弘曆用力點頭:“兒臣想好了。”
胤祚點頭:“君無戲言。”
看著弘曆大放厥詞的模樣,胤祚彷彿看到二十多年前,也是在這暢春園無逸齋,他開口向康熙要戶部侍郎的那一幕。
胤祚嘴角一歪:“誰坑本身兒子啊?”
胤祚不怒反笑,學著康熙的口氣道:“你這小子,不愧是朕的兒子!”
那年胤祚也是十六歲,在諸皇子中學業最差。
“那皇阿瑪為甚麼不讓兒臣去?”
“是真的。”
***和周家麟彆離坐在胤祚擺佈手對奏摺停止票擬。
接著又道:“你若實在不肯當天子,我也不強求,皇位天然有人搶著坐。隻是你到時候彆悔怨。”
雖說齊齊哈爾已經把盤古蒸汽機研製出來了,很快便能夠動員火車在軌道上行駛,但也不能拿來運這類冇營養的廢話不是。
胤祚無語:“我幾年前不是頒過聖旨,大臣不成在言事折中存候嗎?”
胤祚點點頭:“那就好,你也要考慮收門徒的事情了,中華技擊不能斷了傳承。”
弘曆茫然的搖點頭。
乾隆九年正月初五。
弘曆細心想了好久道:“兒臣不明白,但兒臣想要成為皇阿瑪說的思惟、哲學家。”
胤祚淡定的很:“不錯!這話是我說的。”
“真的?”弘曆欣喜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