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熊廷弼於八月廿九日上書朝廷,陳述遼東明軍環境:“殘兵……身無片甲,手無寸械,隨營糜餉,裝死扮活,不肯出戰……點冊馳名,及派工役而忽去其半;領餉馳名,及聞警告而又去其半……將領皆多次交戰存剩、及新敗久廢之人,一聞警報,無不心驚膽喪者……見在馬一萬餘匹,多數瘦損,率由軍士用心斷絕草料,設法致死,備充步兵,以免出戰,甚有無端用刀刺死者。……堅甲利刃,長槍火器,喪失俱儘。今軍士所持弓皆斷背斷絃,所持箭皆無羽無鏃,刀皆缺鈍,槍皆頑禿。甚有全無一物而借彆人以應點者。又皆空頭赤體,無一盔甲掩蔽。……聞風而逃,望陣而逃,懼戰而逃。頃聞北關資訊,各營逃者日以千百計。如逃止一二營或數十百人,臣猶能夠重法繩之。今五六萬人,大家要逃。雖有孫吳軍令,亦難製止。”
二〇〇二.七
這篇筆墨並無多大學術上的代價,所參考的冊本都是我手頭統統的,客居香港,數量非常有限。出自《太宗實錄》、《崇禎長編》等書的多少質料都是直接引述,未能查對本來的出處,或許會有錯誤。這篇筆墨如果有甚麼意義,或許是在於它的“可讀性”。我以相稱嚴峻的儘力,製止了普通汗青筆墨中的通俗晦澀。現在的臉孔,比之在《明報》上所頒發的初稿〈廣東豪傑袁蠻子〉,筆墨上要順暢了些。此文可說是我正式修習汗青的起點與習作。
本地有一篇批評《碧血劍》的文章非常誇大的說,《碧血劍》受了英國女小說家杜·瑪麗安(Du Maurier)小說《胡蝶夢》(Rebecca)的嚴峻影響。文學作品遭到疇昔中外文學名著的影響,那是不成製止的。但《胡蝶夢》這部小說並冇有太大代價,我並不感覺很好,隻因希治閣據此拍過一部都雅的奇情電影,因電影在中國風行而為很多中國觀眾所知(單以杜·瑪麗安的小說而論,我更喜好她的另一部小說My Cousin Rachel,但此書未拍電影,無中文譯本,故較少人知)。文學批評如不以改編後的風行電影為根據(正如按照電影“羅生門”而評《雪山飛狐》一樣),而按照原作,則風格較高。杜·瑪麗安作為一名作家,《胡蝶夢》作為一部小說,在英國文學中都冇有甚麼極首要職位。如想議論英國女小說家在作品中以主要人物陳述一個露麵極少的人物作為報仇配角而展開驚心動魄的故事,不如引述愛米萊·勃朗黛(Emily Bronte)的《吼怒山莊》(Wuthering Heights),這纔是英國女小說家中的第一流人物,小說也是第一流的優良作品,隻要議論這部小說,研討英國文學者方大家皆知,不去引述隻風行一時的驚險電影。(固然,《吼怒山莊》也拍成了一部很好的電影,但在中國較少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