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見貳情意果斷,且上代確有遺訓,便不再苦勸張無忌自主為王。世人慎重宣誓,此後儘力普惠世人,善濟百姓,克苦為民。
他跟著朗讀陽教主遺訓中所錄的“聖火令三大令、五小令”:
張無忌看著信,怔怔的出了好一會神,終究一摺信箋,支出懷中,從銀箱中取出聖火令,放在中間桌上,大聲向世人宣佈:“昔年本教不幸,十二根聖火令丟失,幸而波斯總教代為妥當保管。今此大業克成,上代教主心願得償,我教高低,永感總教大德高義。”從懷中取出先前奪來的六根聖火令,並列放在桌上,雙膝一曲,向桌上的十二根聖火令跪下。
第五令:視明教如性命,長上有令,必須極力遵行,叛教通敵者殺無赦。對教外人士和藹相待,甘居下風,不成妄自獲咎,為本教樹敵。戒葷之禁,此後打消。”
而後朱元璋改稱“吳王”,在鄱陽湖與陳友諒會戰,周顛、五行旗等人互助朱元璋,將陳友諒殺得大敗,斃於湖中。厥後更滅了張士誠、方國珍等敵對權勢。朱元璋派徐達帶兵北伐,將元順帝趕入塞外戈壁,蒙前人在中華所建的元朝就此滅亡。朱元璋倒還記得明教,將他所建的朝代稱為“明朝”。但因明教保護百姓,朝廷官府便對其殘殺彈壓,光陰既久,後代首級無能,明教終究也垂垂式微了。
“第一令、不得為官作君:吾教自教主乃至初入教弟子,皆以普救世報酬念,決不圖謀私利。是以不得投考科舉,不得應朝廷征聘請用,不得為將帥丞相,不得作任何大小官吏,更不得自主為君主,據地稱帝。於抵擋外族君皇之時,可暫以‘貴爵’、‘將軍’等為名,以資號令。一旦克成大業,凡我教主乃至任何教眾,均須退為布衣,僻處草澤,兢兢業業,專注於救民、渡世、積德去惡。不得受朝廷榮銜、爵位、封贈,不得受朝廷地盤、金銀賜與。唯草澤之人,方可為民抗官、殺殺官護民;一旦為官為君,即置草民於度外矣。”
“第二令、不得虐民害民:本教以救民護民為主旨,凡無益於布衣百姓者,皆為本教應作應為之無上要務。本教所需,可擄掠官府、官倉、官庫、財主、大戶,可受布衣捐募,亦可向民征糧。但必須百姓先食飽,我教眾方可動箸。如遇饑荒,有糧食時先施百姓,我教眾後食;若糧不敷,則我教眾不食。教眾與百姓爭鬨打鬥,傷百姓者罪加一等,兩邊有過,先罰教眾。”
張無忌等施禮畢,又向波斯使者稱謝,言詞紛繁,波斯使節未能儘解。趙敏朗聲道:“總教義氣大大的,禮品重重的,各位使者遠來辛苦的,感激哉,感激哉!”世人哈哈大笑,皆大歡樂。擂鼓吹打,安排筵席,接待總教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