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一陣神傷,想起表妹出身慘酷,對本身一往情深,不由得怔怔的掉下淚來。
周芷若見他沉吟不答,說道:“我問你的乃是虛幻之事。小昭已當了波斯明教的處女教主,我又……又殛斃了殷女人。四個女子當中,隻剩下了趙女人。我隻是問你,倘若我們四人都好端端的在你身邊,誰都冇做過好事,你便如何?”
偶然貳內心深處,不免也想:“如果我能和這四位女人畢生一起廝守,大師和敦睦睦,豈不清閒歡愉?”當時乃是元末,非論文士商賈、江湖豪客,三妻四妾實屬平常之極,單隻一妻的反倒罕見。隻是明教教眾向來儉仆刻苦,除老婆外少有侍妾。張無忌生性謙恭,深覺非論和那一名女人婚配,在本身都是莫大福澤,倘若另娶姬妾,未免太也對不起人,又見殷離因父親多妻而變立室庭悲劇,是以如許的動機在心中一閃即逝,向來不敢多想,偶爾念及,常常便即自責:“為人須當自足,我竟心存此念,那不是過分卑鄙光榮麼?”
實在他多方辯白,不過是自欺罷了,當真用心致誌的愛了那一個女人,一定便有礙光複大業,更一定會壞了明教的名聲,隻是他感覺這個很好,阿誰也好,因而便不敢多想。他武功雖強,脾氣實在非常柔嫩寡斷,萬事之來,常常順其天然,當不得已時,雅不肯拂逆旁人之意,寧肯捨己從人。習乾坤大挪移心法是從小昭之請;任明教教主既是迫於情勢,亦是殷天正、楊逍等動之以情;與周芷若訂婚是奉謝遜之命;不與周芷若拜堂又是為顧及寄父性命而受趙敏所迫。當日金花婆婆與殷離若非以武力強脅,而是直言求他同去靈蛇島,他多數便就去了。
他大喜之下,一聲“敏妹”幾乎兒便叫出口來,但當即發覺不對,那女子身形比趙敏略高,輕功身法更大不不異,腳步輕靈勝於趙敏,飄忽處卻又不及周芷若。他獵奇心起:“這少女更闌獨行,不知為了何事?”本來此事與他毫不相乾,更不肯去窺測人家女人的私事,但這時他經心隻盼找到趙敏,不由希冀能從這少女身上獲得些線索。又想:“倘若她與敏妹全然無關,我悄悄走開便是了,原也無礙。還是彆等閒放過任何線索為是。”因而扶著樹乾,悄悄溜下。
山道上晚風習習,當時合法秋末,良宵露清,耳聽著一個仙顏少女透露密意,張無忌不能不怦然心動,何況當時在小島上為她解毒時曾有肌膚之親,疇昔她既於己有恩,又有婚姻之約,不由得心中悵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