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承誌見了這等景象,心想:“無怪闖王陣容日盛。百姓饑不得食,也隻好殺官造反了。”向一名饑民問道:“這位大哥,可知闖王在那邊,我想前去相投。”那饑民說道:“傳聞闖王雄師眼下在襄陵、聞喜一帶,就要過來。我們大夥也要去當兵。”袁承誌又問:“剛纔聽得大師唱的歌兒甚好,另有冇有?”那饑民道:“另有好多。那都是闖王部屬的李公子所作。”又唱了幾首,歌意都是勸人殺官造反,驅逐闖王。
舞到酣處,偶然中揮劍削向洞壁,一塊岩石應手而落,如削爛泥,這劍竟是鋒銳絕倫。他又驚又喜,轉念又想:“金蛇郎君並未留言贈我此劍,我見此寶劍,便欲據為己有,未免貪婪,還是讓它在此伴著舊主吧。”提起劍來,向石壁上插了下去。這一插未使儘力,又非順石縫而入,劍身另有尺許露在石外,未及柄而止。劍刃微微搖擺,劍上碧綠的血痕映著火光,似一條活蛇不住扭解纜子,冒死想鑽入石壁。
再看石壁上那“重寶秘術,付與有緣,入我門來,遇禍莫怨”那十六個字,不由得怔怔的出了神,心想這位金蛇前輩不知邊幅如何?不知平生做過多少驚世駭俗的奇事?到頭來又何故會死在這山洞當中?
這一日來到一處市鎮,見饑民大集,齊聲高唱,唱的是:
他見了金蛇劍後,對《金蛇秘笈》中所載武功更增神馳,而不知不覺間,心中對這位怪俠又多了幾分靠近之意。出得洞來,又花了二十多天工夫,將秘笈中所錄的武功儘數學會了,此中發金蛇錐的伎倆尤其奇妙,與木桑道人的暗器心法可說各有千秋。
船老邁正要拔篙停航,俄然船埠上倉促奔來一個少年,叫道:“船老邁,我有急事要去衢州,請你行個便利,多搭我一人。”
另一張紙箋上寫的,卻密密的都是武功訣要,與秘笈中不解之處一加參照,頓時豁然貫穿,公然妙用無窮。他眼望天上明月,《金蛇秘笈》中各種武功秘奧,有如一道澄徹的小溪,緩緩在心中流過,清可見底,更無半分殘餘,直到紅日滿窗,這才覺醒。隻這些武功似過份繁複,花巧太多,想來是金蛇郎君的本性使然,喜在夷易處弄得峯迴路轉,令人目炫狼籍。這兩張紙箋上的字是用墨筆寫成,當非困居山洞時所寫。然係其武學總訣,融會貫穿以後,於厥後炭筆所書的千奇百怪招數,亦能明其原委。
江南處所富庶,固然官吏普通的貪汙虐民,但眾百姓尚堪溫飽,比之秦晉饑民的苦況,倒是如在天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