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作品集(簡體新版)_第14章 碧血劍(14)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一日來到一處市鎮,見饑民大集,齊聲高唱,唱的是:

他望著兩頁白箋,一堆灰燼,呆呆入迷,暗歎金蛇郎君工於心計,一至於斯,用心在秘笈中留命令人不解之處,誘使獲得秘笈之人決計摸索,終究找到藏寶輿圖。如果秘笈落入庸人之手,不去研討武功的精微,那麼多數也不會發見地圖。他把兩張紙箋仍夾在兩片封麵之間,再去山洞取出金蛇劍,練熟了劍法,纔將劍插複原處。

那李岩雖是闖軍中帶兵的將官,但身穿墨客服色,吐屬儒雅。本來他是前兵部尚書李精白之子,本是舉人,因振濟哀鴻,獲咎了縣官和富室,遭誣告入獄。有一名女俠敬慕他為人,帶領哀鴻攻破監獄,救他出來。那女俠愛穿紅衣,世人叫她紅娘子。李岩實逼處此,已非造反不成,便和紅娘子結成佳耦,投入闖王軍中,獻議均田免賦,善待百姓。闖王言聽計從,極其重用。闖軍本為饑民、叛兵、及賦閒驛卒所聚,造反不過為求一飽,原無弘願,所到之處,不免劫奪,因之民氣不附,東西流竄,時勝時敗,難成氣候。得意李岩歸附,李自成清算軍紀,嚴禁濫殺奸騙,頓時軍勢大振。

他拿小刀堵截釘書的絲線,拆下封麵,再把秘笈在火上燃燒,頓時火光熊熊,金蛇郎君平生絕學燒成了灰燼。再看那書封麵,夾層當中彷彿另有彆物,細心挑開兩層之間連絡的金絲,公然中間藏有兩張紙箋。

袁承誌初出茅廬,對李岩的風儀為人,暗生仿照之心,便去買了墨客衣巾,學著也作墨客打扮。他不知師父在江南那邊,隻要逕向南行,隨遇而安。

待看到一招“意假情真”,見《秘笈》中臚陳這一招如何似真似幻,說道“人間冒充多而真情罕見,各種摸索,欲明對方真意地點,而真意殊不易知,此以是難過長夜而柔腸百轉欲斷也。”這一招中包含了無數虛招,最後說道:“彆道人家有無真情,即令本身,此招終歸那邊,自家總亦不知。”最後一擊,似虛似實,情意不定。承誌心想:“師父常警告,修習武功,須防走火入魔,一旦入魔,精力狼籍,不易清算。金蛇郎君想到這裡,已近乎走火入魔,我可不能跟著學了。”掩過秘笈,猛覺這一招虛真假實,變幻多端,委實奇妙非常,出招者本身既不知此招擊向那邊,敵手天然更加不知,隻因不知其何來何去,自是難以閃避拆格。這可說是一招底子不能抵擋的武學招術。天下武功招數,非論如何奇妙奇妙,必可拆解對付,左來則右擋,攻前則退後,但這招不知擊向那邊,任何擋格能夠均係錯著,自是抵擋不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