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聽得山上號角吹響,倒是西方有警。袁承誌要照保全域性,順手殺了三名清兵,急奔回山。隻見孫仲壽與羅大千、羅立如、焦宛兒等正高傲聲發令,批示部下守住山口。山下羽箭如飛蝗般射來。袁承誌拾起地下一塊盾牌,急躍上前,擋在宛兒身前。禿的一聲,一枝長箭射上盾牌,彈了開去,若不是他這立即一擋,宛兒非死即傷。宛兒已嚇得臉無赤色,叫道:“袁相公,多謝了!”承誌將盾牌交了給她,說道:“謹慎擋箭!”向山下瞧去,但見白旗與鑲白旗招展,這兩旗清軍與藍旗分自西方南邊,三旗夾攻。
袁承誌一聽之下,神遊外洋,壯誌頓興,拍案長嘯,說道:“我們就去將紅毛海盜驅走,臨時到這海島上去做化外之民罷。”
洪勝海當即跪倒,說道:“袁相公,小人知錯了,多謝你開恩饒了我這遭,小人此後不管如何不敢再犯。小人不配再去帶兵,請你開恩留我在你身邊,仍像疇前一樣,做個奉侍你的長隨。”袁承誌揮手道:“你還是去罷,不守軍紀的事,我本身也有不是,我不怪你了。你跟著我,也不過跟著我一起死。”
袁承誌一拍胸膛,說道:“那也隻好如許。”見洪勝海站在中間,他額頭給清兵砍了一刀,傷勢甚重,心中不忍,說道:“勝海,你本日殺敵受傷,將功折罪,你不守軍紀的大罪,我就免了。不過你若留在軍中,弟兄們還道我放縱本身人,辦事不公,不免廢弛軍紀。你還是回你本身的渤海派去罷。”
厥後清軍豫親王多鐸派了英親王阿濟格帶領正白旗與鑲白旗兩旗的精兵來攻,袁承誌抖擻抗禦,寡不敵眾,大敗一仗,崇字營又再損折,隻剩下一千多兵將。袁承誌帶領殘兵,上了一個山頭駐守。傍晚時分埋鍋造飯,晚餐後與孫仲壽、羅大千等調派兵將,分守山頭各處要道。當晚大家正自露天安睡,忽聽得山上馬蹄聲響,同時模糊有兵器撞擊之聲。袁承誌從夢中驚醒,跳起家來,躍上一株大樹向山下瞭望,隻見南邊三條長長的火把如火龍普通,蜿蜒而來,當是敵軍分三道來攻。白天與清兵正白旗及鑲白旗軍對戰,兩路敵軍都來自西方,現在南邊又有敵軍,並且陣容頗大,彆要墮入了包抄,當即吹起叫子,縱聲高呼,分兵五百,守在南邊山口。
孫仲壽道:“韃子兵騎射工夫了得,我們是鬥不過的,自從宋朝以來,便是如此。當年嶽飛嶽爺爺以是能打贏金兵,便是本身先練好了嶽家軍的武功,朱仙鎮一戰,才氣打得金兵落荒而逃。”羅大千道:“是啊!以是疇前袁督師不竭要跟皇太極媾和,要偶然候來練袁家軍的武功,但是昏君反冤枉督師與仇敵媾和是‘通敵’。我們眼下倉促進軍,要練武功是來不及了。固然已不是烏合之眾,但人數遠遠不及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