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當國_第三百三十二章 此消彼長 真乃賢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殿下,天子富有四海,百姓賺了多少,實際上就是天家賺了多少,擺佈都是一樣的,不與民爭利,民富國強,以賢人之道管理,這纔是天下承平的底子,太祖爺不重商賦,成祖爺時又有‘婚娶喪祭時節禮品、自織布帛、農器、食品及買既稅之物、車船運己貨色、魚蔬雜果非市販者,俱免稅’的端方,這都是聖君風采,珍惜百姓的大德。”

-----

潞王連連點頭,滿臉都是求知的神采,聽完以後,俄然搖點頭說道:

禦馬監提督寺人孫海天然也不會閒著。隻要萬曆天子疇昔,他必然是陪在身邊。

良民如此,很多窮戶也來這邊討餬口,想找個差事乾,他們可不是吃飽了纔去,而是能有口吃的就行。

在潞王朱翊鏐的書房中,劈麵坐著國子監祭酒陳戈,他是當世大儒,也是李太後為潞王請的教員。

因為靠著漕糧轉運的糧屯,有些淘汰出來的陳糧低價買下,固然勞工很多,可也不缺糧食供應。

其他的寺人、大臣,萬曆天子能感受出來他們在恭敬背後都有一種冷淡,這些人曉得他們本身的主子不是萬曆,而是馮保或者張居正。

萬曆大婚以後,陪著慈聖太後的時候大幅度減少了,早就是厭倦了太後訓戒的萬曆天子,除了例行的存候以外,底子不肯意過來。

**********

京官多南人,家人寫信過來抱怨,也必定有人說家裡出錢供你讀書。好不輕易掙下個功名卻不能保護家裡之類的話。

這時節南北來往要一月之間,一艘船從江南出發順著運河到達北方,然後回返。算上各處交辦,兩個月時候也是要的,有的船來到北麵做買賣,常常還留在北方多跑幾個處所,時候就要更長。

“殿下切莫去陛下那邊講這番話,臣等草芥無謂,殿下切莫壞了和陛下的兄弟之情啊,那臣等就萬死莫贖了。”

“殿下,太祖爺立國之時,曾見韃虜以重稅剝削百姓,乃至民不聊生,天下大亂,有此為鑒,太祖爺在洪武二年才公佈了‘凡商稅,三十而取一,過者以違令論’的律法。”

*********

海上的作戰,不過就是船靠近了開炮,要不就是跳到對方船上去鬥爭,那有陸上戰役那麼金戈鐵馬,熱血沸騰,真不曉得王通為何如此的正視。

天津衛城在王通的建議下,趁著本年手頭比較寬鬆,由兵備道牽頭,戶部轉運司和清軍廳幫手,撥下糧食款項,將來到天津衛城的丁口們雇傭下來,河道清淤,整修船埠和門路,為來年做籌辦。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