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電一出,舉國沸騰。
粵軍和桂軍的兩個師多是老兵,打起仗來不要命,跑起路來也一樣英勇,半天下來,幾近全都跑到了二十二師的前麵,落下他們近五十多米。千萬彆藐視這五十米,在疆場上,這就是生與死的間隔。
“中原之幸!國人之幸!”
“當然是真的!”樓大帥三言兩語的把在北方聯軍內部產生“大串-聯”的事情和李謹言說了,“這可都是老兵,彆說兩塊大洋,招新兵的安家費也不但這個數。”
山東的戰況在報紙上呈現得並不頻繁,此時國人的目光仍首要堆積在南邊當局同日本人商談賣國條約的醜聞上。
重炮能力龐大,卻拖曳困難,此時的北六省軍隊同南六省軍隊一樣,手中隻要七五山炮等輕型火炮,並不能對守軍形成如之前普通的震懾。固然北六省軍隊的火力仍然占優,可恪守兗州的南六省軍隊是宋舟起家的老根柢,打起仗來很有章法,加上敗退返來的三個師,樓少帥想要等閒拿下兗州並不是件輕易的事情。
和日本人談賣國條約的是鄭大總統,捱罵的倒是南邊當局的全部官員。氣憤的公眾不會去管其他當局官員到底知不曉得這件事,他們隻認準了一件事,鄭懷恩是南邊大總統吧?這份賣國條約是他和日本人談的吧?那全部南邊當局都脫不了乾係!
“你鄭懷恩賣國,卻拖了大師下水!”
獨立旅並冇有對南邊聯軍的三個師趕儘撲滅。究竟上,在那場把三個師的官兵嚇得腿軟的炮擊以後,獨立旅的馬隊也隻是追在崩潰的官兵身後,像是牧民擯除羊群一樣把他們向來路趕去。
南邊聯軍的先頭軍隊一起疾走,獨立旅的馬隊一起猛追,冇過一會,步隊的末端就少了一截。
第二十二師的官兵們跑路輸給友軍,戰役力比不上敵軍,如果不想死,獨一的挑選就是敵軍追上來時舉手投降。到底大師都是中原人,總不至於投降了再給他一刀吧?
“南六省督帥宋舟暫代大總統之職!”
被趕出房門的樓大帥看到坐在沙發上吃點心的李謹言,隨口問了一句:“兒媳婦啊,你說說,這日子到底甚麼時候是個頭啊。”
“應當也花了吧。”樓大帥摸摸禿頂,“要不你發一封電報問問他。”
被馬隊追上的步兵隻要兩個挑選,要麼投降,要麼等死。
李謹言:“……”本來樓少帥的屬性除了飯桶以外,另有敗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