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良緣之盛世寵妃_第11章 外敵來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林婉清也在一旁當真聽著世人的會商,她一襲華服,端莊文雅,儀態萬方。端坐在椅上,腰背挺直如鬆,儀態端莊,目光沉寂卻透著鋒利,仿若洞悉統統風雲變幻。心中明白,和與戰都躲藏著極大的風險,仿若在絕壁邊行走,一步不慎便是萬劫不複。如果等閒媾和,仇敵狼子野心,定會將此舉視作大周朝軟弱可欺的表示,今後必然變本加厲,得寸進尺地索要更多權益。一紙屈辱和約,便是套在百姓脖頸上的沉重桎梏,賦稅減輕、地盤被占,民生愈發艱钜;可如果直接開戰,刀槍無眼,疆場廝殺殘暴血腥。衝鋒陷陣的士卒多是家中梁柱,倒下一人,便是一個家庭的崩塌。糧草物質如流水般耗損,國庫空虛,百姓還得節衣縮食供應軍需,無數家庭會是以支離破裂,哀鴻遍野,慘不忍睹。

蕭逸塵微微點頭,眼中儘是讚美,感覺林婉清的建議非常公道,當下便采取了她的定見。散朝後,他馬不斷蹄地親身前去虎帳遴選將領。校場上軍旗獵獵,士卒們佈陣整齊,吼聲震天,氣勢如虹。蕭逸塵目光如炬,核閱著一眾英姿颯爽的軍官,仿若在遴選國之利刃。終究選定了一名名叫蘇凜風的年青將領。此人出身將門世家,自幼隨父交戰疆場,耳濡目染之下,練就一身過硬本領。作戰經曆豐富,曆經大小戰役數十場,戰術矯捷多變,能按照疆場情勢敏捷調劑戰略;且心胸報國熱忱,胸膛裡跳動著一顆滾燙熾熱、對大周朝忠心耿耿的心。

文臣們卻另有考量,幾位老臣撚鬚皺眉,憂心忡忡,眼神中儘是對戰役殘暴的深諳。禮部尚書王謙緩緩起家,躬身施禮後說道:“殿下,兵戈絕非兒戲,勞民傷財不說,一旦烽火燃起,邊疆百姓首當其衝。故鄉淪為焦土,百姓被迫背井離鄉、流浪失所,眼睜睜看著親眷離散、生存斷絕。更不提戰後規複元氣需破鈔冗長光陰,其間物價飛漲、餓殍遍野,慘狀不堪假想。依老臣之見,無妨先派使者前去媾和,探探對方口風,曉以短長,或能製止這場生靈塗炭的戰役。畢竟唇槍舌劍能解紛爭,好過兵戎相見、血流成河啊。”此言一出,朝堂上刹時群情紛繁,武將們瞋目而視,文臣們交頭接耳,兩派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爭辯聲此起彼伏,似澎湃波浪,幾欲掀翻朝堂。

皇宮內,林婉清也未閒著。她調集後宮妃嬪,安撫眾情麵感,有條不紊地安排各項後勤事件。構造宮女們趕製棉衣棉被,為火線將士禦寒;籌辦藥材、繃帶,以便救治傷員;還帶頭縮減後宮開支,將節流下來的銀錢物質送往邊疆。妃嬪們受其感化,紛繁放下昔日嬌柔,投身勞作,一時候,後宮也滿盈著一股同心抗敵的剛毅氛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