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薇忙的冇有工夫理睬兒子,直接把這淘小子塞給程嫂子帶去梨樹下同二娃兒一起摸爬滾打,她則拿了賬冊,帶著送飯返來的雲影把全莊走了個遍。不曉得是先前阿誰李財主驚駭公治明的名頭,還是流亡太倉猝,竟然把秋收時候的糧食都留了下來。固然不算太多,也多是苞穀和粟米,但再買些粳米和細麵,摻著吃也夠雲家高低一年的口糧了。彆的地窖裡另有大半的紅薯和土豆,彆的小半則是白菜蘿蔔,這些都是半糧半菜,實足的好東西。
不提府衙裡浩繁將軍因為一碗紅燒肉個人變成了厚臉皮,隻說雲家莊裡,莊戶門歡歡樂喜提了豬肉回家,即便婦女們如何想把這可貴的好東西用鹹鹽醃上,但望望淌著口水的後代,到底也割下了一小條燉了鍋白菜,哄得百口長幼都吃圓了肚皮。
兩個廚子部下也是敏捷,很快就給世人都盛了一碗米飯一碗燉菜。尉遲悔端著飯碗,笑著湊到書案前催著雲伯分肉。
不想本日乍然聽得敬愛女子送了適口的吃食,倒是忘了麵前另有一眾部屬腹中空空。
丁薇選了一個陰沉的好日子帶著李嬸子和小青,洗潔淨幾隻大陶罐,把雞蛋也洗淨在酒碗裡沾一沾,細鹽堆裡在滾一圈兒,挨個擺進陶罐,封好罐口送到地窖裡就等著吃紅油鹹雞蛋了。
再看庫房裡,倒是冇甚麼好東西,但粗瓷碗盆也有幾十套,長條桌和椅子也有很多。
莊戶們固然日子過得貧寒,但誰家都有個三親六故,十裡八村也都有幾個熟人。主家分撥的這個活計不過是多費些嘴皮子罷了,天然無有不該。
他難堪的微微紅了臉,乾咳兩聲掩了難堪,想了想,到底還是狠心道,“雲伯,奉告灶間把大師的午餐端來,一同吃吧。”
腳下“行凶”,他嘴裡也冇閒著,“看你們兩個胖的,是不是好肉都留著本身吃了。常日做的菜阿誰難吃,比豬食好不到那裡去,真該送你們去莊上學學!”
丁薇叮嚀過了,也就把這事忘到了腦後,那裡想到她不過一時玩心大起,竟然很快就派上了用處。
倒是城裡的公治明正為兵卒的棉衣愁眉不展,先前商字部冒著龐大風險,從西疆采買了多量的棉花和麻布返來,但一時候卻找不到人手縫成棉衣、棉鞋。
兩碗老酒進肚,大碗的白菜肉片油了嘴巴,莊戶們也就完整歸了心。
丁薇看得歡樂,直接讓李叔幾個把外院的兩間空房清算了出來。一間擺好桌椅,一間盤上大炕,今後公治明再帶著親衛返來,吃住就都便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