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琅嬛有四險:感喟崖、七星霸王鎖、焚心毒、千斤座。施主需按下述之法一一破之。感喟崖……”
為了找尋出口,袁小貫一邊快步向前一邊四周檢察。隻見這走道長約數十米,除了反光水晶和有毒的燈盞以外彆無它物。走道的絕頂是一間廣大的石室,估摸有兩個籃球場大小,室壁上一樣嵌著水晶和燈盞,光芒反射照得室內透亮。細心看去,隻見石室四周有很多小門,門上打磨得光亮,彆離刻著“內功、輕功、拳掌、指腿、刀劍、暗器、奇門……”等字。
“……小僧所托之事有二:其一,洞內諸般財物為我宗萬千教徒所供,多為其傾家之財,此中佛心無量,望施主戒除貪念,設法送回大輪寺,將之歸於我佛。其二,其他諸門中皆為小僧彙集之武學文籍拓本,也係小僧江湖業果之地點。秘笈中或出缺點,習之無益,牢記!此中小無相功殘本、淩波微步殘本、白虹掌殘本原為西夏皇太妃統統,望代為交還。如此則解小僧業果,施主功德無量,小僧必日日於佛前焚香唱讚以報之。”
“淡定!淡定!”袁小貫趕緊穩住心神,心中想的倒是,“彆太沖動,上麵另有兩層。”
小僧自幼遁入佛門,然心有掛礙,難悟大道。數十年渾渾一夢,到現在方始明悟本心,離開苦厄。然一身因果牽絆,苦樂業報,皆繫於金剛輪山,而小僧現在有力應報,常令佛心不穩,禪思不定。因製此絹,望施主持之前去金剛輪山小琅嬛,解小僧於水火,必有厚報。
落款是:“大輪寺聰明百拜頓。”
袁小貫搓了搓手,減緩雙手的顫抖,然後謹慎翼翼的翻開第一個錦盒。隻見錦盒中安溫馨靜的躺著一本書冊,泛黃的封皮上用吐蕃文寫著“龍象般若經”幾個字。袁小貫在吐蕃餬口了幾個月,這幾個字倒是認得。
“等等!活路!……薄絹!”他想起薄絹上的拯救線索,心中一動,趕緊從腰間布袋裡取出那幅薄絹,隻是看了一眼就喝彩起來。本來薄絹在這水晶折射的光芒下顯出了奧妙,隻見薄絹上的某些絲線出溫和的藍光,這些特製的絲線構成了筆墨:
喊得一陣子,卻不見慕容小小答覆,心中一急,暗想現在一秒都不能擔擱,足往坤位密室跑去。因為“武林至尊”這遊戲,袁小貫查過很多質料,對於易經八卦之類的東西倒也有所體味。照著薄絹中的體例,順利翻開了密室。隻見密室正中是一方石桌,桌上整齊的擺放著三個錦盒,錦盒四周鑲金嵌玉,顯得寶貴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