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風湧來,木門咯吱一聲翻開了,門口卻空無一人,張宇初道:“我已好久未見外人,你們所請之事小童已與我說了,先出去吧。”
荊一飛用手一指,道:“這第四名也是七煞門的,隻是這名字被血跡擋住了,閃現不出來了。”
《史記》《爾雅》《山海經》中均有醴泉的記錄,說這泉水甜美,味如薄酒,常飲令人長命。永樂四年十一月己巳,朱棣登壇祭天時,俄然天現祥雲,彩光環繞,雲中有鸞鶴齊舞,其景妙不成言。翌日,又有甘露降孝陵鬆柏,醴泉入迷悲觀。特彆是這神悲觀的醴泉呈現更是被描述得神乎其神,說是甘泉汩汩湧出,酒香醇厚數日不散,聞之令人微醉暢快。朱棣大喜,特地命人刻下“瑞應醴泉之碑”,設於醴泉亭內,以示記念此處吉祥。
這榜單因為血漬的暈染,能看到的隻要部分名單。
四小我魚貫而入,經閣內光芒暗淡,秦明適應了半晌,纔看清這內裡的設置。兩層小樓內,到處都是層層堆疊的經籍,就連空中上也散落了一地經卷,一名白髮老道就坐在最裡頭的案桌以後,目不轉睛地翻看著一本古籍。
“傳聞這老道為人冷酷,肯幫我們嗎?”
白齊又唸叨了一陣,俄然笑道:“七煞既是取自天象,他們當中必有道法高人,我曉得有一小我能夠幫我們了!”
白齊也嗅了嗅,道:“倒是還殘有淡淡酒香,不過《水經注》有雲,泉水皆是地下水脈,如果有些水脈自帶美酒之味,誤入泉眼中湧出,也不敷為奇,隻能算是偶合罷了。不過我猜想,這醴泉的偶合隻是有人決計為之罷了。”
世人不曉得張宇初葫蘆裡賣的甚麼藥,見他神情清冷,也看不出是喜是慍,隻好望著白齊。白齊想了想,便照實道:“自古帝王即位或是祭奠,常有吉祥天象,或彩雲環繞,或鶴鸞齊飛,或醴泉出現,或反時著花,實在這不過是為了逢迎帝王愛好,報酬設下的障眼法罷了。”
“張天師乃是道門碩儒,洪武十年就被封為正一派四十三代天師,人脈極廣,並且近幾年一向在修編《道藏》,對觸及玄門的事瞭如指掌。這七煞門既然與道有關,張天師必定會有所體味。彆的,這青城派蔣道如是在拜訪張宇初、張宇清二人的途中被殺,此事張天師需求慚愧於心的,我們前去拜訪,以此為來由,猜想他不會推委的。”白齊幾句話道出了來由。
秦明喜道:“那還等甚麼,我們快走啊!”
這排名天下第一的人,天然是活了一百多歲,世人如雷貫耳的武當派祖師張三豐!隻是此人現在早已雲遊四海,不知所蹤,就連當朝天子朱棣多次遣學士胡廣詔去尋他,也是遍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