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自深思間,火線一陣短促的馬蹄聲,驚醒了高嶽。
高嶽便上馬,沿著巷子緩緩而上。未幾時,上了崖頂山堡前,早有骨思朵率同一班隊主隊副等十餘人,出的堡來,意氣昂昂的上前躬身參拜:“末將等拜見將軍!”
諸將齊來勸止,卻連韓雍在內,皆被高嶽峻厲嗬叱。遂令韓雍鎮守襄武,令李虎再鎮守首陽,相機助戰;自帶骨思朵、何成二將,儘發三千精銳,一起疾行,於昨晚到達了祁山腳下,高嶽囑令安營休整一夜後,本日淩晨便又開赴。
骨思朵大喜,慨然領命,一起開山而行,迅疾粗猛,大有所向無前之勢,完整當得起開路前鋒的分內職責。
中間何成承諾一聲,便如此這般叮嚀傳令兵,速去後隊傳令。此次行軍,高嶽除了親率三千精銳禁軍外,還帶了五百名廂軍,賣力運輸糧草輜重、安營紮寨等後勤奮役事件。此番他唆使隻留下一百名在祁山堡,也是見此地多石多林,補葺山堡的質料,毫不貧乏。
高嶽卻也不知。他沉吟不語,走近張望,見堡壘牆磚經風雨剝蝕,爭戰擊射,上麵有很多班駁,另有烽火燻烤的烏黑印記,深深的印在了磚石裡。通過山堡前的最後一段石道,因為人馬的踩踏,的確成了一道深溝,能夠設想,曾經有多少士卒的心血,滴落在上麵。
山道固然不長,但卻分為南北兩段。北段往北,一向可通往木門道,扼住上邽南下的獨一通道。南段便是直通西和達到下辯。如果武都方麵,早有兵士扼守,不管南北段,哪怕隻要一兩百人,便是將主動權緊緊的抓在手中,屆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局麵更加嚴峻,將會使高嶽的隴西軍不得越雷池一步。
傳令兵一聲得令,複又上馬,調轉馬頭奔馳遠去。
不消問,此人便是高嶽了。昨日,在服完了最後一道藥方後,馮亮仍然冇有醒來。高嶽扶榻大哭一場,當即便命令儘起軍士,親征武都。
諸將皆是點首稱是。骨思朵出身塞外的匈奴彆部,那裡曉得諸葛武侯是誰,但他見大師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怎美意義出言扣問,便也不斷點頭,一臉的凝重。
高嶽讚美的看他一眼,略點一點頭,淺笑道:“固然如此,但我軍仍不成鬆弛粗心,可曉得嗎?”
骨思朵滿麵紅光,目光亮亮。他確切衝動鎮靜的很。他是個塞外胡人,天生對於交戰廝殺便情有獨鐘,對嚕囌的政務毫無興趣,也不肯意去學,對城防諸事,也提不起多大興趣。自首陽先期帶了五百精兵來襄武後,骨思朵便不肯再歸去,果斷要求跟從高嶽出戰。高嶽見他戰意昂揚,且本身也是勇武過人之輩,便命他為前鋒,率部先行。